在閱讀此文前,懇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每日為您推送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伊朗總統萊希于近日因墜機去世。
雖然大家都知道他是伊朗總統,但很少知道萊希過去的事情。
這位伊朗總統的童年并不幸福,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正處于伊朗非常動蕩的一個時期。
1.巴列維統治的伊朗,抗爭開始
談及伊朗的過去,可能讓伊朗人最意難平的還是首相摩薩臺。
1951年,伊朗迎來自己歷史上很了不起的摩薩臺時代,這是伊朗人自己選出來的首相,但無奈的是,他想把伊朗的石油收為國有,惹怒了英國法國。
早在二戰時期,蘇聯、英國和美國,都曾派軍隊進入伊朗,形成對伊朗一定程度的控制。
由于外國的介入,伊朗的國王想要就任,還得仰人鼻息。
諸位大國控制了伊朗的石油命脈,便為未來伊朗的行進方向埋下了禍根,因為二戰結束后,伊朗成為了某兩個大國角力的戰場。
摩薩臺不用自己的國家,聽別人擺布,意欲將外國掌控的石油公司收為國有。
見摩薩臺上臺之后,就欲動自己奶酪,英美合力對摩薩臺來了一場陰謀。
一開始摩薩臺很得人心的,問題是隨著英美在經濟上的打壓,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認為是摩薩臺沒本事管理好國家,加上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稍加引導,伊朗國內便起了霍亂。
最終摩薩臺從伊朗的權力中心驅逐了出去,囚禁,直至死亡,此后的伊朗,便收為國王巴列維統治之下。
巴列維有了摩薩臺的前車之鑒,必然不敢違逆英美的意思,開始了一系列親西方的路線。
如此種種,巴列維得到了英美的支持,以為有了靠山,便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改革,最突出地就是伊朗的世俗化。
但是,不少有識之士,不愿意伊朗拋棄自己的民族、文化、信仰,于是一場抗爭開始了。
2.萊希的過去,冉冉升起
萊希出生于1960年,正是伊朗兩股勢力開始激烈碰撞的時候,當時伊朗百姓生活得并不好。
對萊希影響最大的事情,是他5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至于去世的原因,我從網上搜索了很久也沒有找到。
他的父親是個神學家,深受父親在神學造詣上的熏陶,哪怕父親去世后,萊希也選擇繼承父親的遺志,進入神學院學習。
從20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70現代,伊朗國內反對巴列維王朝的呼聲越來越高,小萊希也一點點長大,逐漸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參與者。
學生時代的萊希,有幸遇到現在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二人亦師亦友,后來的萊希,逐漸走上權力中心,哈梅內伊沒少指點。
20世紀70年代的霍梅尼領導伊斯蘭革命,萊希也曾盡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3.萊希的草根逆襲,名師和堅持相伴
在信念的驅使下,萊希憑著自己出色的個人能力,才走到今天的地位。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萊希這次當選伊朗總統之前,2017年曾經就參與過總統競選,而且得的票數并不低。
當時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上一任總統魯哈尼,魯哈尼在任期間,伊朗與西方關系緩和,所以有一批不小的粉絲。
當時萊希指責魯哈尼在“伊核問題”上讓步太多,也積累不少支持者。
魯哈尼之所以讓步,是對美國還抱有一絲幻想,畢竟,只要美國解除制裁,伊朗還是有可能通過石油貿易打起一場翻身仗。
在西方制裁的情況下,伊朗國內有很嚴重的問題,下面的人希望過上好日子,奔赴幸福的生活,自然希望與西方的關系緩和。
無奈的是,川普變成艾美肯國的大家長后,跟伊朗的關系惡化,魯哈尼的幻想幾乎破滅了。
2021年萊希成為自己國家的大家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某些大國給的機會,因為伊朗人對艾美肯已經不抱太多的希望。
萊希上臺之后,對外采取了更加靈活的政策,沒有刻意討好西方,反而積極尋求跟周邊阿拉伯國家以及某些域外大國之間的關系加深。
比如與俄羅斯、中國加深合作,通過其他途徑緩解國內問題。
在萊希的主持下,又通過東方大國的斡旋,伊朗和沙特走向了和解。
雖然萊希無法直接解除西方國家對伊朗制裁帶來的影響,但是一系列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的密切互動,卻為伊朗未來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4.寫到最后
童年對萊希造成陰影,早已注定他對未來的構想。
他不想,伊朗再重新回到當年巴列維王朝的時代,受到其他國家的制約,他想帶給伊朗的是一個獨立自主、有希望的國家。
只可惜一場飛機的失事,讓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功業。
當然,未來他想做的事業,也不一定就此打住,畢竟他的繼任者,還有可能按照他之前構想繼續奴隸,為伊朗換來一個太平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