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4年4月上半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超過50%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次傳播好消息。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19日),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保險量達到16.8萬輛,新能源終端保險滲透率首次超過50%,達到50.2%,超過燃油車。終端用戶用行動投票,告訴市場,新能源才是發展趨勢。
對此,比亞迪王朝網總經理路天在微博上表示:“這是比亞迪和許多新能源先鋒企業剛剛與新能源汽車用戶創造的新歷史!
回顧中國汽車的發展歷程,新能源滲透率從0到2%持續了9年;從2%上升到8%,又持續了3年。在過去的12年里,比亞迪和許多新能源領先企業孤獨而頑強地堅持下去。21年來,新能源終于迎來了突破性增長,滲透率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長。到23年11月,歷史性增長率已超過40%。
那么問題來了,傳統燃油車還有未來嗎?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傳統燃油車在最為關鍵的兩方面均大幅度落后于新能源汽車,前途黯淡!
一是出行能耗成本遠高于新能源汽車。
老司機都知道,傳統燃油車低速行駛時油耗很高,僅在特定區間油耗才會比較理想。若是在城市擁堵路段,傳統燃油車發動機空轉累積時間很長,只會白白燒掉燃油。
新能源汽車有純電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不論是哪種,從運行原理來說,其能效都優于傳統燃油車。純電汽車百公里平均耗電也就10~20度電,相當于每公里電費成本僅0.5~1毛錢。另一種新能源汽車是混動汽車,能耗成本同樣低于傳統燃油車,由于發動機無需考慮所有工況,對扭矩要求很低,可以做針對性設計,提高發電效率即可,能效可以輕松做到40%以上。由于不需要考慮太多工況,混動汽車甚至不需要變速箱。由于傳動效率不可能達到100%,少一次傳動就能降低能量損耗,提高能效。通過電機驅動,只要汽車停下來就不會產生能耗,在市區或者擁堵路段行駛時,相比傳統燃油車,能效優勢十分明顯。
此外,混動汽車一般都會配備能存儲5度電以上大電池,日常短途通勤完全可以當作純電汽車開,每公里行駛成本極低。即便混動汽車不充電,當作油車開,百公里油耗也能輕松做到5升以下,其中行業領先者比亞迪甚至能做到3升以下!相比之下,傳統燃油車百公里油耗基本上都要6升以上,完全無法相提并論。
二是駕駛體驗遠不如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多數工況下都采用電機驅動,行駛平順性遙遙領先油車,而且也更安靜。很多老司機表示,開過新能源汽車以后再也不想開傳統燃油車了。顯然燃油車駕駛體驗已經被新能源汽車吊打。
實際上,現在就連坦克也在往新能源發展。
發展新能源汽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降低能耗,而這項技術不僅能民用,也能軍用。
2022年10月,美國通用技術公司公布了下一代坦克技術驗證車“艾布拉姆斯X”,采用的是“混合動力”。之所以采用混合動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高能效,發動機只需要針對性設計成發電專用模式,發出來的電直接或間接供應給電機產生動力,從而降低油耗以便降低后勤保障壓力。
最近,網上也曝光了疑似我國下一代坦克樣車。目前根據公開的消息來看,我國下一代坦克很可能采用電磁反應裝甲。這種裝甲可以讓30噸級坦克防護水平做到60噸級坦克水平,減重效果非常驚人。此前,央視有節目就公布了我國電磁反應裝甲打靶測試視頻。
然而,電磁反應裝甲有個特點就是需要大量電能,每次充能高達4.5MJ,如果沒有強大的供電能力,根本無法滿足。
此外,我國下一代坦克還可能采用電熱化學炮,甚至是電磁炮,這兩種坦克炮同樣需要大量電能。因此,我國的下一代坦克最好采用電機驅動,這樣內燃機就只需要作為帶動發電機發電的“增程器”即可,無需考慮各種工況下的直驅問題。不僅簡化了動力系統,該提高了能效,還提高了駕駛舒適性。
綜上所述,傳統燃油車在最重要的能效方面大幅度落后于新能源汽車,在駕駛舒適性方面同樣大幅度落后于新能源汽車。就連坦克都拋棄內燃機直驅方案,采用混合動力方案。因此,傳統燃油車不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都前途黯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