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里的幾個八卦陣,原來大有深意,我們都誤解了任老
前幾天,寫蘭州城選址,山陰河陰的話題。這純粹是應某媒體采訪,梳理黃河文化時,偶有所得。不能刊之于報紙,故發公眾號以備不忘。不料,居然引發眾多朋友們的關注。
其實,先輩們早就發現,蘭州城(多指老城區),位于山陰河陰位置,陽氣難免不足的問題。也可以認為,在明初大規模修建蘭州城時,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當時,就有劉伯溫蘭州紅山根斬龍脈的故事,也與此有或明或暗的關聯。
明代蘭州城的供水方式的設計也頗有寓意。兩百年前,蘭州城是四龍匯水之勢。從阿干河 五泉山引出的四條渠,似乎以逆時針的姿態,繞城而旋轉,相對容易聚氣。人依水而存,因水而盛。蘭州城的四條供水渠道,打造相對興盛的居住生活區。有人自有陽氣,人多則陽氣聚。(相關內容,可見老王拙作)
這四條引水渠,大約是明中期修建的,一直用了兩三百年。道光咸豐時,水渠因淤塞戰亂緣故,逐漸廢棄。左宗棠進蘭州后,為解決供水問題,只能另辟蹊徑,從黃河中抽水至和飲池,以供市民飲用。后來,為解決蘭州城的飲水問題,催生水客子這一職業。他們以送水為生,解決了蘭州城里不少家的供水問題。但這樣,蘭州的四龍匯水之勢,徹底打破了,乃至消失。此后,數十年是戰亂災荒疊加,甘肅乃至蘭州,經濟進入最低谷。
上世紀五十年代,共和國初建,百業待興,著名建筑大師任震英,對蘭州城市,進行了全方位的規劃。為一個全新的城市,繪制了藍圖。
其中,有多處旋轉十字設計。最著名的就是盤旋路。這里,嚴格按照八卦方位,在十字路口設計蘭州飯店 地震局 等仿八卦建筑。這個地方大家都很熟悉,再不多說。
有意思的是,盤旋路和中央廣場的轉盤路,似乎是相呼應兩個點,類似于太極圖中魚眼。而黃河,蜿蜒向東,又大致程S形。
從蘭山上看城關,顯然是個魚盆。這難道就就是金盆養魚之勢。
這種布局,對城市的風水,顯然有較大的改變。蘭州進入快速發展通道,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后來人們對任老的規劃做過多次調整。盤旋路也不旋轉了,變成了直來直往的十字路口。只有,幾座大樓還呈現八卦態勢,引來諸多游客的好奇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