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呼嘯而來,誰掌握了算力芯片這把“金鑰匙”,就能在這個智能時代大賺特賺。作為全球算力芯片的“霸主”,英偉達可以說是一直穩坐“霸主”的位置。
不過自從去年開始,由于受到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英偉達專門為中國市場推出的“降級版”H20芯片,卻意外的賣不動了。這就不禁讓人產生疑問,英偉達在中國這塊能賺大錢的市場上,“霸主”地位難道已經被動搖了?
H20算力不足致需求下滑
對于H20芯片在中國市場的“滯銷”現象,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算力不足。
據了解,H20是英偉達這次專門為中國市場推出的最新芯片,也就是歐美公司普遍使用的H100的閹割版,可是它的算力僅為H100的15%左右。在某些應用場景下,性能甚至還不如國產芯片華為的昇騰910B。業內人士分析稱,H20算力過于被壓制,性能表現遠遠沒有達到預期,自然而然就難以獲得市場的認可。
另外,由于中國企業在過去兩年里一直在囤積舊款的算力芯片,如今這些存貨終于得以釋放,相比之下H20的性價比就顯得不那么高了。據了解,目前二手市場上A100芯片單卡的報價在12萬至18萬元人民幣左右,而一整臺服務器的價格也遠遠低于新款H20。在算力短缺的當下,不少科技公司更傾向于選擇舊款芯片來湊合,而不愿意投資新的H20。
面對這種尷尬處境,英偉達方面自然也有點坐不住了。在最新的財報會上,CEO黃仁勛也不得不實話實說,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業務"大不如從前"了,而且未來競爭將會異常殘酷。分析人士指出,H20的表現直接影響著英偉達在華的業務前景,它的長期發展還得看看同國產競爭對手華為等芯片的實力而定。
國產芯片加快追趕腳步
英偉達H20在華"滯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還由于國內自主研發的芯片快速追趕了上來了。
據了解,在國內一眾科技企業的自主研發下,已經誕生了不少性能可以媲美英偉達水準的國產AI芯片。較為靠前的有科大訊飛、百度、阿里這些公司自研的芯片,還有華為推出的昇騰910B芯片。官方數據顯示,910B在某些場景下的表現甚至可以超越H20,加上華為在軟硬件適配方面的大力投入,,它的市場需求自然也非常旺盛。
業內人士指出,面對這些性能出眾,受到政策大力扶持的國產芯片,很多企業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本土產品。據悉,阿里、騰訊等頭部公司已經將部分訂單轉給了國內芯片廠商。同時,國產芯片在供應鏈持續性方面還占據優勢,不會像英偉達那樣受制于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這也讓投資人放心。
不過,對于大多數國產芯片廠商來說,與英偉達的競爭仍處于追趕階段。多位分析人士認為,要真正撼動英偉達在AI生態系統中的統治地位,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在算力、配套軟硬件等多個維度上持續發力。不過,"小流紋窮則變,大河澌塞亦開",只要漸進就是一個好的趨勢,國產AI芯片發展的已經開始發力。華為能否笑到最后,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可見,H20算力不足和國產芯片的崛起確實是導致英偉達在華市場"撲街"的兩大主因。面對這樣的困境,英偉達目前正在采取降價策略來維系在華生意,但前景仍舊不太光明。
不過挑戰也意味著機遇,如果英偉達能夠正視這些問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同時積極與中國企業合作,而不是完全聽從美國的安排,那么它仍有機會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