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SGIVING-
科普活動“粽”動員
趣味體驗“塑”童心
——2024鹿城區科普開放日活動
童年的回憶
為了更好地將科普活動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并激發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5月24日,由溫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溫州市科普聯合會、松臺街道郭公山社區共同承辦的“科普活動‘粽’動員,趣味體驗‘塑’童心”2024年鹿城區科普開放日活動在郭公山社區科學體驗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
米塑,這一溫州地區獨有的民間傳統工藝,以戲曲人物、美食、吉祥動植物及生活用品為題材,深受人們喜愛。其主要材料為年糕狀的米粉團,通過盤、搓、扮、捏、挑、剪、刻、畫等多種手法,賦予其豐富的藝術形態。在溫州的民間,米塑不僅是節日慶典的點綴,
更是傳承傳統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的載體。
本次活動邀請溫州百工館(非遺類)名師名家陳建勝老師授課。陳老師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述了端午和米塑的歷史淵源,并詳細介紹了米塑的制作技巧,科普了米塑混合塑型的科學原理。參與活動的同學們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用米黃色團子塑造粽芯,綠色團子模擬粽葉,黑色團子點綴眼睛,紅色團子則作為捆繩……經過揉、捏、掐一番精心制作,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粽子作品躍然眼前,為現場增添了濃厚的端午氛圍。同學們不僅制作了粽子,還延伸出與端午相關的其他元素,如龍舟、屈原等,更加深刻感受到米塑藝術的無窮魅力。
學生米塑作品展示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參加活動的青少年通過動手制作,親身領略了非遺米塑的非凡魅力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點燃了對民間傳統藝術的興趣和對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
供稿:松臺街道郭公山社區
編輯:周心茹
責編:倪媛媛
審核:王金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