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佑駕創新(MINIEYE)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
簡單了解一下這家公司。
MINIEYE成立于2014年,是國內一家智能駕駛和艙內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于通過全棧自研的軟硬一體技術,漸進式實現L0至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落地。
上市目的其實很簡單:融資,補充彈藥以應對接下來更殘酷的市場競爭。此外,也是給長期看好并投資MINIEYE的股東們一個交代。
01技術和商業化表現
經過多年發展,MINIEYE已經戰略布局了三大業務線:智駕、智艙和車路協同。
先說智駕。智駕是MINIEYE立足的核心和基礎。在智駕這一塊,MINIEYE一直堅持漸進式發展策略,從基礎的ADAS功能逐步迭代升級,并形成一系列量產解決方案。
iSafety系列:定位L0-L2輔助駕駛產品。
iPilot系列:定位L2及L2++輔助駕駛產品。
值得一說的是,iPilot 4將采用BEV技術和端對端技術實現城市領航和記憶泊車,同時還能整合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實現行車、泊車、艙內功能一體化,預計會在2025年推出。
iRobo解決方案:定位L4自動駕駛,可在工業園區、港口和機場等特定區域及操作場景下支持全自動駕駛,目前正在測試開發中。
商業模式也很多,可以與客戶合作向相關市場提供L4自動駕駛車輛或無人駕駛運輸服務,也可以為整車廠的自動駕駛車輛開發提供iRobo解決方案和相關技術支持,如無人駕駛零售車、港口自動引導車和機場牽引車。
MINIEYE計劃于2024年在陜西省交付iRobo解決方案的自動觀光車。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自2024年1月1日起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MINIEYE已分別與12、13、14及12家整車廠就18、19、20及17款車型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開展定點項目的持續開發,并分別與10、17、20及22家整車廠就22、50、56及60款車型進行了量產。
2023年,MINIEYE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銷量超過78萬套。
智能座艙方面,MINIEYE 解決方案以座艙感知和監控以及座艙內交互為核心,主要解決方案包括DMS解決方案、OMS解決方案和其他解決方案。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MINIEYE是中國首批成功幫助整車廠車型獲得歐盟通用安全法規DDAW認證的DMS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也是自2023年推出以來,中國首個幫助國內整車廠獲得E- NCAP五星評級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自2024年1月1日起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MINIEYE已分別與3、9、9及8家整車廠就4、17、31及18 款車型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開展持續的定點項目,并分別與0、2、7及9家整車廠就0、3、10及30款車型進行了量產。
車路協同方面,利用MINIEYE核心技術以及在智能駕駛和座艙解決方案方面的豐富經驗(已經得到了大規模驗證),提供集成了雷達和攝像頭等自主設計傳感器設備、自研算法和先進的V2X技術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
于往績記錄期及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MINIEYE在國內已參與13個典型車路協同項目。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自2024年1月1日起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MINIEYE已分別與14、20、21及20家整車廠就20、36、51及35款車型開展定點項目的持續開發,并分別與9、19、26及29家整車廠就22、53、64及88款車型進行了量產。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國內銷量排名前十的整車廠中,有七家選擇MINIEYE產品為其量產車型提供服務。
02暫時還處于虧損狀態
基于已經穩定形成的軟硬件解決方案,MINIEYE已經實現了自造血能力。
MINIEYE的收入從2021年的人民幣1.752 億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2.794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23年的人民幣4.762億 元,2021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64.9%。
2021年-2023年這三年毛利率分別為9.7%、12.0%、14.3%。
從收入組成來看,目前,MINIEYE大部分收入來自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從往績記錄來看,MINIEYE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平均單價約為人民幣630.0元。
此外,來自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和車路協同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
雖然收入在增長,但增速還無法完全覆蓋各項成本和開支。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MINIEYE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 1.398億元、人民幣2.208億元及人民幣2.072億元。
截至2021年、2022年及 2023年12月31日,MINIEYE手頭現金儲備分別為2.728億、2.438億、1.979億。此外還有銀行融資人民幣0.195億元尚未動用(截至2024年3月31日)。
短期內生存壓力不大。
截至2023年12月31日,MINIEYE有519名全職雇員,其中研發331名,占員工總數的63.8%。并設有五個研發中心,分別位于深圳、北京、上海、武漢 和南京。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研發開支分別為0.822億元、1.393億元及1.498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 46.9%、49.9%及31.5%。
03搶灘登陸
雖然在短期內,MINIEYE沒有太大生存壓力,但是仍需要考慮長遠發展。
現在汽車行業正在迎來洗牌期,是價格戰也是淘汰賽,對于整車廠如此,對于背后的供應商更是如此。
上市可以幫助MINIEYE補充彈藥,吸納人才、增加研發投入,提升整體競爭力。
同時上市也意味著多了融資通道,可以為公司長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下提升存活機率。
更關鍵的是,現在在港股,同為智駕供應商的知行科技順利上市,給同行打了一個樣。
現在「國產智駕供應商」標的還很少,趁著現在風口和關注度還在,搶灘完成上市很有必要。
目前來看,至少還有2-3家公司有這樣的機會,之后,上市難度就會成倍增加。
所以你可以看到,國內還有很多智駕供應商在申請上市,比如地平線、縱目科技、小馬智行、Momenta等等。
從目前來看,MINIEYE不管是技術實力還是市場表現都很不錯,希望能順利IPO上市。
最后,一起來看一下MINIEYE發展歷程:
2014年,佑駕創新(MINIEYE)成立。
2016年,推出首個iSafety解決方案,即第一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2017年,iSafety解決方案開始規模化交付。
2018年,推出新一代iSafety解決方案,并首次獲得乘用車OEM定點。
2019年,成立智能座艙事業部,DMS解決方案實現商業化。
2020年,設立V2X業務板塊。
2021年,發布了L2+級/L2++級自動化智能駕駛iPilot解決方案。發布具有交互功能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2022年,交付首個V2X項目。作為首批國內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支持整車廠車型獲得歐盟通用安全法規DDAW認證。
2023年,交付具備HNOA功能的iPilot解決方案。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