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途觀L(參數丨圖片) Pro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6款車型,官方指導價格為23.68-26.68萬元。
并且,官方還提供2萬元購置稅減免,3年8折保值回購以及3年免費保養,使得3年的擁車成本僅需4.7萬元,并且還送3年無憂保養,將性價比進一步拉滿。
除了給力的價格權益之外,上汽大眾更是喊出了“油電同智”口號。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俞經民在發布會自信的表示:“目前途觀家族已經收獲280多萬消費者青睞,途觀L PRO的實力再升級,是最智能的油車。”
從給力的權益,到“油電同智”的產品概念,上汽大眾似乎在向市場宣告:新能源車能做到的,油車也能做到。
油電同智,最智能的油車?
判斷一款車智能化表現如何,最主要的就是看兩大指標,一是智能座艙,二是智能駕駛。
首先在智能座艙方面,途觀L Pro采用超智能數字座艙,最大的變化便是搭載多塊屏幕,分別為全液晶儀表、多媒體屏幕、W-HUD抬頭顯示、副駕娛樂屏以及杯架前方的小屏幕旋鈕電子屏,其中中央的15英寸多媒體屏幕分辨率達到2K水準。
光從屏幕數量來看,途觀L Pro就已經有了新勢力的“味道”,而反觀同級合資中型SUV,大多僅搭載液晶儀表和多媒體屏幕。
當然,屏幕光多還不夠!屏多意味著對處理器的性能、對UI的設計和優化,以及車機的交互等等,都會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對此,途觀L Pro搭載了高通8155芯片和5G網絡。雖然算力不如當前旗艦8295芯片,但是也是目前很多新能源車里的主流高端芯片,滿足日常娛樂和智能語音等交互功能,無疑是綽綽有余了。
提到智能語音,途觀L Pro采用了上汽大眾最新的智能語音交互助手,具備80多種互動表情的V Mate虛擬助手,并可支持連續對話、多音區識別、所見即可說、方言識別等等。放在新能源車中,也是妥妥的第一推隊水準。
而除了以上這些,途觀L Pro還融入了騰訊車載、三方音視頻娛樂資源等,以及蘋果無線CarPlay手機互聯等等,基本上做到了“上車即可放下手機”的體驗。
其次,再看智能駕駛方面。途觀L Pro依舊搭載的是上汽大眾IQ.Pilot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但是此“IQ.Pilot”,非大眾其他車型上的IQ.Pilot,這套智駕系統擁有大疆智駕的加持。沒錯,就是那個生產無人機的大疆。
大疆所研發的視覺智駕輔助方案已經達到主流水準,且由于其采用純視覺方案,所以在成本上也擁有極高的性價比。除了上汽大眾之外,大疆還與奇瑞、五菱,以及比亞迪等等國內企業達成了合作。可見,其智駕水平受到了行業的認可。
以途觀L Pro的智駕系統為例,由大疆車載團隊基于中國路況研發,可實現L2+級別智能輔助能力。像是自動跟車、躲避障礙、車道領航、大燈變道等等新能源車主流智駕功能,也都是具備的。而且,IQ.Drive泊車管家則可實現自動泊車、手機遠程泊車、記憶泊車等能力,和主流新能源車型相比,也是不落下風。
新能源車為什么有如此大的流量,電動化趨勢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其自帶智能化的屬性。可以說,智能化幾乎是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而出現的。于是,外界一度將智能化與新能源車綁定在一起。然而,這種綁定在如今看來顯然并不成立了。
“我們一定要研發一款最智能的燃油車,它的智能程度應該要超過燃油車里面所有的豪華品牌,包括A的產品。”
BB
俞經民直言,油車也能做到和新能源車一樣智能。他認為:“中國市場到今天,55%以上還是汽油車,如果汽油車沒有更好的智能化選擇,大眾要擔起這樣的責任”。不過,從途觀L PRO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大產品表現來看,上汽大眾確實做到了。
油電同權,三年“擁車成本”僅為4.7萬
現在新能源車市場有多卷,這里不用詳細介紹了吧。特別是在比亞迪在祭出“電比油低”的大殺招之后,國內自主車企紛紛跟進,推出了了價格比同級合資油車更低的新能源產品,直接打崩了日系、美系等合資燃油車,市場份額更是被新能源車無情蠶食。
那么,合資品牌們又該如何反擊呢?上汽大眾的方法簡單粗暴,那就是比卷更卷。于是,上汽大眾真金白銀,為用戶拿出了極致誠意的購車權益。
具體看來,官方推出了限時購置稅全免、3年8折保值煥新、3年無憂保養、選裝包限量贈送(R-Line 智領版可額外獲享IQ. Pilot 智能輔助駕駛,R-Line 智尊版可額外獲享12揚聲器哈曼卡頓高級音響系統)、至高8,000元置換或本品增購補貼、至高5年0利率、終身無限量媒體流量等等權益。
這些權益不僅極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門檻,同時還降低了用車成本。特別是3 年 8 折回購政策,極大程度解決了當下由于價格戰,導致二手車殘值低的痛點。
3 年 8 折回購,就等于途觀L PRO三年保值率為80%。這是什么概念呢?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跟北京精真估機構聯合推出《2023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保時捷的三年保值率排名第一,為83.7%,而第二名就是奔馳,三年保值率為69.16%,接下來則是寶馬、奧迪,同樣為60%左右。也就是說,途觀L PRO三年保值率堪比保時捷,超過了A等豪華品牌。
BB
而且,上汽大眾的回購政策沒有任何套路,更不存在任何捆綁條件,用戶完全可以“零門檻”出售愛車,真正幫助用戶降低了“擁車成本”。
對于“擁車成本”,俞經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今天很多用戶認為買得便宜是性價比,但性價比的王中王是擁車成本。買進多少,賣出多少,差價就是擁車成本。十五萬買進,十萬賣掉,擁車成本是五萬。十萬買進,五萬賣掉,擁車成本一模一樣。如果擁車成本一樣,干嘛不買得好一點?”
在俞經民看來,現在有些車雖然購車價看著便宜,但是扣掉二手車價格,實際“擁車成本”并不便宜。所以,為了讓用戶的擁車成本最低,上汽大眾直接拿出了3年8折保值煥新政策。
事實上,上汽大眾針對電車保值率低的問題,同樣對旗下ID.系列車型推出了3年6折保值回購政策,讓消費者以最低的擁車成本,獲得更高價值的產品體驗。
至于為何是三年?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這樣回答道,“三年保值回購,最大程度上關心年輕消費者。年輕人成長空間一定很大,三年做了經理,車也要升級了,明年就要換奧迪了,這是很好的機會。就是讓年輕消費者更適應新的消費模式,這個對我們來說很關鍵,推出來很重要的核心觀點就是年輕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有需求,我們要讓他們不僅電車,油車也能享受。”
電動化時代,油車該如何卷?
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崛起,確實給燃油車市場帶來了巨大打擊。數據顯示,燃油車在2023年整體市場份額占比下降了7.8個百分點。而日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更是首次超過燃油車,創歷史新高。
然而,雖然油車遭受新能源車打壓,但是油車依舊擁有龐大規模的市場,是所有傳統車企都不可能輕易放棄的大蛋糕。
那么,在電動化時代,又該如何穩住燃油車的市場表現?途觀L Pro的上市,無疑給其他車企指明了一條道路——即在智能化的賽道上,燃油車能做到“油電同智”;在價格權益上,油車也能做到“油電同權”,甚至比新能源車還要更卷。
上汽大眾此舉,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油車向新能源車宣告反擊的號角,同時也鼓勵其他合資品牌們,在加速電動化轉型的同時,更要加快油車智能化的轉型。在守住油車基本盤的前提下,向新能源市場穩步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