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織造博物館位于南京大行宮地區,是在清朝江寧織造遺址上建造的一座現代博物館。
參觀江寧織造博物館,首先要清楚江寧織造是干什么的?江寧織造是清代專門織造御用和官用緞匹的官辦機構,和蘇州織造、杭州織造并稱為“江南三織造”,由內務府統一管理。康熙、乾隆兩位皇帝下江南時把江寧織造作為居停地,因此這一片區域也被稱為“大行宮”。這里也是文學家曹雪芹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曹雪芹把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融入曠世巨著《紅樓夢》里。
出門的時候已經在下雨了,地鐵到大行宮站,出站就是江寧織造博物館,剛到開館時間,我是今天的第一個參觀者。
江寧織造存在時間長達260多年,咸豐年間毀于了戰火。今天的江寧織造博物館是由著名的建筑學家吳良鏞先生所主持設計的,是現代建筑和傳統園林建筑相結合的經典之作。
“敬慎”匾額是當年康熙皇帝賜給曹家的第一任織造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的。
江寧織造廳
“江寧織造”4個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筆,清代的江寧織造包括江寧織造署和江寧織造局,在這里會看到“清歷任江寧織造簡表”和“漢府機房圖”。
從清歷任江寧織造簡表可以看出,江寧織造存在260多年間聲名最為顯赫的就是曹氏家族三代四人,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祖父曹寅、父親曹颙、叔父曹頫。
漢府機房圖,也就是江寧織造局的所在地。明朝時這里是漢王朱高煦的府邸,清代是了江寧織造局。
江寧行宮的前身就是江寧織造,乾隆年間因為皇帝南巡之需,兩江總督尹繼善就將江寧織造署改建為了行宮。
江寧行宮模型里面最高的那處建筑叫做勤政堂,正中大堂上方懸掛著的勤政堂三個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筆,勤政堂后來是乾隆皇帝會客以及辦公的地方。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皇帝皆以勤政為本,這才有了后來的康乾盛世。在這里我們會看到江寧織造博物館的模型。
江寧織造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來源于明末散文《核舟記》,在很小的空間里營造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就像一座精美的盆景鑲嵌在南京的鬧市區,同時勾勒出一幅江南山水畫。
江寧織造博物館花園是當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結交文人雅士與好友吟詩作賦的重要活動場所。
曹寅精通戲曲,康熙皇帝南巡的時候多次在江寧織造里面的曹府戲苑觀看曹家戲班的演出。
萱瑞堂位于整個建筑的正中央,康熙皇帝第3次南巡的時候曹寅接駕,而曹寅的母親孫氏曾經是康熙皇帝幼年時期的保姆,已經68歲了,康熙皇帝見到他之后非常的高興,并且為他寫下萱瑞堂的匾額。
江寧織造博物館建筑按照文獻記載復原了織造署原建筑的中的西池、楝亭、萱瑞堂、西堂等建筑。從南望北疊疊高起,如同一幅江南山水畫,是現代建筑的語言和傳統園林建筑結合的經典之作。
江寧織造博物館建筑,在現代建筑外殼里有著傳統江南園林的設計。傳統木結構建筑層層疊疊筑起,假山、池水、長廊、亭臺一樣不缺,仿若一幅山水畫,很多設計細節參考了《紅樓夢》里大觀園的描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