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孫鵬走在路上,他突然問我:你小時候玩過“出線就會死”的游戲沒?
“一直沿著這條線走,不能踩線、也不能出界,看咱倆誰先掉出去。” 孫鵬指著地上的黃色盲道說道。
說完大哥便甩著大屁股走了起來。
我沿著黃色路磚跟在他后面突然想到,活了30多年,好像在盲道上除了弱智孫鵬以外從來沒見到過盲人?
我以為這是自己眼界繭房造成的幸存者偏差認知,但在互聯網上和我有同樣疑問的人不在少數。
因為看不到盲人,我一度認為盲道存在的意義除了下雨天踩上去濺你一身泥,冬天下雪滑你一個大跟頭以外沒有什么卵用。
后來我仔細觀察后得出設想:
盲道存在的真實目的不會是為了消滅盲人吧?
我甚至懷疑盲道的設計參考了三國的華容道,路線崎嶇,經常斷路,要么凹凸不平。
感覺這些設計并不是在方便盲人出行,分明是在給盲人添堵。
難怪脫口秀演員黑燈曾吐槽說:
“這些盲道不會是盲人自己鋪的吧?“
有句老話: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句話在盲道上可以體現得淋漓盡致。
走上盲道,堪比通關超級馬里奧。你永遠不知道前面有什么東西等著你,你也不知道這條道會把你帶向何處。
“這哪兒是盲道啊,這不致盲道嗎?”
我所在城市的盲道它是真的很忙。
在盲道上,除了看不到本應出現的盲人以外,共享單車、汽車、路燈、大樹應有盡有。
央視網曾經曝光過一條堪稱工程史上最離譜的盲道。
2022年4月有人反應寧波鄞州區天宮莊園天宮門附近人行道上,有一段路沒有鋪設引導磚,僅用黃色涂料畫了一條線出來。
這條路盲道底是畫給誰看的?
中國盲道數量世界排名第二,僅北京地區盲道鋪設長度長達2000多公里,足夠從北京一直鋪到貴州了。
有人質疑這般龐大的市政建設卻如此低的使用率,是不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公共資源浪費呢?
現在各類導航軟件都有步行語音播報功能,這對盲人出行的幫助遠大于奇葩的盲道。
一位叫周彤的視力障礙者接受采訪時表示:“領養導盲犬、尋求路人或者志愿者的幫助,雖然麻煩點,但好過走盲道”。
盲道存在的作用到底是為了利民還是表面形象,盲道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我覺得十分有意義。
“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
同情幫助不到千萬視力障礙人群,而個體意識的提升才是關鍵。
人類的痛苦永遠無法相通,視力健全的我們卻無法真切看到盲人的需要。而盲人的需求被看到太難了。
我們生在光明中,本能的以為整個世界都是光亮的。
有人曾拍到過一位盲人在面對突然出現的“龐然大物”時的手足無措。
博主@小趙在路上曾經帶上特質美瞳體驗了一小時盲人的世界。
在視力消失的一小時里,她被巨大的無助和恐懼包圍,一度讓她崩潰落淚。
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和通道不單單是為了方便殘障群體,還有給正常人警示功能。
提醒正常人意識到,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有出行的需求,有正常生活的權利。
而健康、良好的公共無障礙設施才能鼓勵更多的殘障人士走出來,讓他們的需求被人看到。
盲道只是視障人士出行環節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紅綠燈路口提示音,公交車站、地鐵站語音播報樓層、站臺、到站等這些環環相扣的無障礙環境才是幫助盲人真正走出“需求隔離區”的關鍵。
同情不是文明。
正視、了解、明白視障人群的需求,才是文明進步的階梯。
不要讓身處光明的我們陷入文明的盲區。
參考資料:
《與盲人爭道,于心何忍?》央視網
《視障人士的“導盲權”遭遇諸多現實困境》中國法院網
《為何不幫“盲”,我國盲道現狀調查》中國新聞網
《北京盲道“世界第一” ,盲人稱走就是作死》北京晨報
《城市無障礙設施(盲道)應用狀況的調查及分析》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鋪設不銹鋼盲道,是打算消滅盲人嗎?》酷玩實驗室
《中國的盲道上為什么看不到盲人?》知乎問答
作者|保安007
“我們目前做遠遠不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