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吃藥降低血壓,就是為了防止高血壓對身體臟器造成損害。可我們這位患者吃著降壓藥,還是出現了微量白蛋白尿,出現腎損害了。
要說患者病情發展到這個程度,醫生心里也是挺不高興的,因為醫生也不想自己的患者治療差了啊!
這是位43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別看年齡不算大,高血壓已經11年了。
雖然吃著降壓藥,可血壓一直沒控制,直到出現腎損害。
- 2013年,患者診斷高血壓后,就吃上了福辛普利,后來自己覺得血壓還行就減量了。結果4年之后,醫生發現他的血壓一直在140/90mmHg以上,就讓他恢復到每天10mg。
又過了半年,血壓控制得還是不好,136-140/96-100mmHg,低壓、就是舒張壓高為主,加服了左氨氯地平。“地平”+“普利”,兩藥聯合,血壓倒是降下來了,診室血壓120/86-88mmHg。其實“低壓”也還是高了些。
可患者一看血壓降下來了,又自己減藥了。今天左氨氯地平、明天福辛普利換著吃。這么一來,血壓當然又控制不好了。
- 到2021年,患者來門診時,血壓到了148/100mmHg,因為患者不愿意換藥,醫生就囑咐患者恢復兩種藥口服觀察,不行再作調整。
以后這兩年,患者來門診時血壓多數在140-150/90-110mmHg。每次讓他檢查、換降壓藥,他都不愿意。按患者的話說,就是工作忙、出差多,有時就忘了取藥服藥;應酬多、喝酒多,體重也增加了,自己注意調整就行。結果一拖就到了2023年。
- 2023年11月,患者的血壓到了156/106mmHg,終于同意調整降壓藥了。醫生先給他改成了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左氨氯地平還是繼續。
服藥1個月的時候,診室血壓降到了138/90mmHg。
- 可好景不長,2個月后門診,患者的血壓又升高到了146/106mmHg。原來,家里養了二胎,帶孩子熬夜,休息不好。
這次,患者倒是答應復查了。復查的項目之一,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與尿肌酐的比值。
結果,尿微量白蛋白374mg/L,都超過了微量白蛋白尿的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達到了120.2(mg/g),正常是30以下,大大地超標了。
沒啥說的,出現“高血壓性腎損害”了。
強化降壓,腎損害改善。
怎么辦?這樣的患者就是要強化降壓,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壓要求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3月,醫生給他換上了“沙庫巴曲纈沙坦”,一種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六大類降壓藥里最強效的降壓藥,再加上左氨氯地平,同時改善生活方式也是必須的。
- 4月,門診時血壓降到了126/91mmHg,心率84次/分。因為是舒張壓高為主,心率又偏快,醫生給他加上了“阿羅洛爾”,一種既降低血壓、又減慢心率的第三代β受體阻滯劑(吃一種降壓藥血壓不達標?用這幾種組合,降壓效果好,副作用少)。
- 5月,患者的診室血壓126/89mmHg,心率58次/分。
- 6月,診室血壓126/86mmHg,心率60次/分。復查尿微量白蛋白,已經降到了111mg/L,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降到27.9,正常了。
這個過程中,患者也努力改善生活方式了:不怎么喝酒了,鍛煉身體了,體重也減輕了。
這個病例說明什么?
第一,降血壓一定要“有效控制”。吃著降壓藥,把血壓控制達標才行,否則臟器損害還是會發生的。達標的標準就是140/90mmHg以下,耐受的可以進一步降到130/80mmHg以下。所以,近幾年世界高血壓日的主題里就有強調了“有效控制”。
第二,患者遵從醫囑、依從治療很重要。這位患者要是規律服藥,要是早些聽從醫生建議調整藥物、早些控制血壓達標,腎損害可能就不會發生。
第三,降壓治療中,健康生活方式不可少。像患者過量飲酒、不運動、肥胖、熬夜等,都是導致血壓升高且不容易控制的因素。要說應酬飲酒,還不光是飲酒的問題,飲酒要吃菜吧,要整點兒硬菜吧,油、鹽、膽固醇、高嘌呤的食物就吃多了,三高就都發生了!
關于高血壓腎損害和舒張壓升高時降壓藥的選擇我們后續文章再談。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