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荷蘭皇家空軍(RNLAF)宣布:根據北約核共享協議,荷蘭的F-35A已全面替換F-16MLU,承擔起核威懾巡邏任務。荷蘭也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第五代隱身戰斗機負責核打擊的國家。
荷蘭為啥有核武器?本文爭取一次把它說清楚。
荷蘭國防部在聲明中說:“使用F-35A執行核任務體現了荷蘭對北約核戰略的堅定承諾,這對聯盟和荷蘭的安全至關重要。北約核能力的目的是維持和平、防止脅迫和阻止侵略。”
荷蘭空軍并未透露核彈的型號,是現有的B61-3/4型,還是最新的B61-12型。由于美國空軍可發射B61-3/4型的平臺是F-15、F-16、B-52H和B-2,能發射B61-12的目前只有B-2,F-35A還在測試認證中。因此,荷蘭的F-35A成為第一個可搭載核彈的第五代隱身戰斗機。
毫無疑問,F-35A的加入將進一步增強北約的核威懾能力。它的隱身功能、先進傳感器套件和電子戰工具能穿透敵方的防空網,并為飛行員精確定位攻擊目標。
荷蘭將采購52架F-35A,以承擔常規打擊與核打擊任務。目前已接收至少39架(其中2架在美國),分別部署在呂沃登空軍基地(322中隊)和沃爾克爾空軍基地(313中隊),由后者執行核威懾任務。
荷蘭等國怎么會“擁有”核武器?
要說“擁有”的話,他們都“擁有”幾十年了。這是截止2022年美國B61核彈在歐洲的部署圖(合計100枚):
比利時:克萊恩-布羅格爾空軍基地;15枚B61-3/4;搭載平臺:F-16
德 國:布切爾空軍基地;15枚B61-3/4;搭載平臺:PA-200(帕那維亞“狂風”)
意大利:阿維亞諾空軍基地;20枚B61-3/4;搭載平臺:美國空軍F-16
蓋迪空軍基地;15枚B61-3/4;搭載平臺:PA-200(帕那維亞“狂風”)
荷 蘭:沃爾克爾空軍基地;15枚B61-3/4;搭載平臺:F-16
土耳其:因切利克空軍基地;20枚B61-3/4。搭載平臺:取消
注意:這100枚還是“冷戰”后美國削減了90%之后的保有量。另外,加拿大在1984年之前、希臘在2001年之前也都部署有核武器。區別是加拿大的核武器不受北約控制,而由美國北方司令部/北美防空司令部指揮。
當然,嚴格來說,上述國家并不“擁有”核武器,因為他們沒有這些核武器的所有權、單獨使用權和保管權。即便要用這些核彈進行“核反擊”,也必須得到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的共同授權。
北約核共享安排與核規劃小組:
北約“核共享安排”是北約集體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美國第一批核武器于1954年抵達歐洲,經過幾年的政治和軍事考慮,制定了核共享安排。目的是“確保以一切可能的方式,無一例外地使用所有類型武器,讓北約非核國家迅速獲得戰略轟炸能力”。
1966年,北約核規劃小組(NPG)正式成立,對北約的核任務行使集體政治控制權,美國為部分北約盟友提供了可共享的核彈。
北約“雙任務”飛機:
荷蘭、比利時、德國、意大利、土耳其、英國、希臘七國向北約提供了“雙任務飛機”(DCA):承擔常規作戰與核打擊雙重任務。這些飛機是北約核威懾任務的核心。后來英國和希臘的任務被削減,但仍保有核彈的儲存和轉運設施。
這不違反《核不擴散條約》嗎?
答案是雙方都不違反。北約核規劃小組(NPG)成立于1966年。而《核不擴散條約》起草于1968年,生效于1970年。在草案的雙邊討論中,美國和蘇聯都仔細談判了條文,以“確保沒有任何條款禁止北約的核共享安排”,“雙方都認為這是防止進一步核擴散所必需的”。
假如蘇聯愿不承認1966年成立的北約核規劃小組(NPG),那可以不簽1970年的《核不擴散條約》;而且在此之前,蘇聯事實上也在一些國家(如東歐和古巴)部署了核武器并擴散了核技術。
為何需要美英領導人的共同授權?
簡單來說,1960年代北約只有三個核大國:美、英、法。只有美國能提供“共享”核彈;英國承諾為盟國提供核保護,但沒有多余的核彈“共享”;而法國在1966年第一次退出了北約。
茲事體大!于是定了一個規矩:當美、英兩國遭受核打擊并使用自己的核彈進行反擊時,各自安排;當北約盟友遭受核打擊并需要使用北約的“雙任務”飛機進行核反擊時,需要得到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的共同授權。這一做法延續至今。
北約“堅定正午”核演習:
“堅定正午”( Steadfast Noon)是北約的年度核演習。每年秋季在歐洲不同國家進行,已持續了十多年。北約取消了之前一長串核演習項目,整合進了現在的唯一計劃:“堅定正午”。
2022年,荷蘭沃爾克爾空軍基地的F-16在地面訓練時掛載B61-12訓練彈。圖片來源:桑迪亞國家實驗室。
2023年12月8日,荷蘭空軍的14架F-16進行編隊起飛訓練。中隊長佩戴著“蘑菇云”頭盔,意味著已掛載了核彈的訓練彈準備升空。
2019年的衛星圖片:荷蘭沃爾克爾空軍基地,可清晰看到美國空軍第703彈藥支援中隊的位置。歐洲的核彈庫都由美軍人員守衛。
德國空軍的PA-200(帕那維亞“狂風”)掛載著B61訓練彈。
德國布切爾核空軍基地。
美國空軍F-35A可搭載的核彈是最新的B61-12型,可裝入內置彈倉。
B61-12核彈介紹。圖中是飛機駕駛艙核彈發射的許可按鈕、控制系統的爆炸設置選項;左側是12位的數字+字母的發射密碼輸入框。
也就是說,發射核彈的飛機都要經過特殊改裝,需要在座艙面板中插入通信、控制和發射模塊。沒有這些層層關卡,核彈出不了由美軍把守的彈藥庫,不可能掛載上飛機,也不可能激活控制選項和獲得發射密碼,更不可能離開發射架。
注意:土耳其的F-16現在為啥沒發射任務了?大概是因為這幾年比較高調,也不聽招呼,讓大哥派人用螺絲刀把發射控制模塊給卸了。
2022年11月,美國空軍的C-17戰略運輸機獲得B61-12新型核彈的空運認證。同年B61-12正式量產,它們將逐步替換老舊的B61-3/4型。
運輸核彈的C-17來自美國空軍第62空運聯隊(62nd AW),是唯一被授權在全球范圍內運輸核彈頭的空運聯隊。隸屬于空中機動司令部(AMC)第18航空隊,駐地在華盛頓州“劉易斯-麥科德”(Lewis McChord)聯合基地。
B61核彈簡介:
美國現役核武庫中的主力熱核重力炸彈。是一種低/中可控當量戰略/戰術核武器,采用兩級內爆設計。
設計、開發: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管理:美國能源部)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管理:洛克希德?馬丁/霍尼韋爾國際)
制造:
德州卡森縣潘太克斯工廠(Pantex Plant)。
分包商:聯合核安全公司(CNS),包括柏克德(Bechtel)、雷多斯(Leidos)、軌道科學-ATK(諾格公司創新系統分部)、博思-艾倫-漢密爾頓(Booz Allen Hamilton)、波音(Boeing)。
質量:324-350公斤
長度:3.60米
直徑:34厘米
爆炸當量:300噸-50萬噸
單位成本:2800萬美元(2022年版B61-12型)
開始生產:1968年
生產數量:3155枚
衍生型號:13種
以上就是荷蘭等非核國家之所以“擁有”核武器,并能攜帶核彈進行威懾巡邏的來龍去脈。他們不但早在1966年就擁有,起點還高:起步就是小型化的空射型。
因此,對歐洲另一部分人來說,別總“核彈核彈”的掛載嘴邊。這玩意兒很多人都有,而且別人的數量更多、質量更好、搭載平臺更先進、反擊更凌厲。
感謝閱讀,歡迎繼續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