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蘊藏著悠久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習俗,用傳統習俗凝聚鄰里情感,6月5日,由四川天府新區新興街道孔雀村村委會主辦的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花語花韻·拾趣端午”花藝品鑒沙龍活動舉行,以此豐富轄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
此次活動根據端午“除崇辟邪”“祈求安康多福”的插花習俗及寓意,選用艾草、菖蒲、綠毛球、藍天竹、蓮蓬、女貞果、綠果、香包等多種花材,讓大家沉浸式體驗了一次端午插花活動的樂趣。
“以草藥為主材,與其他花材進行混搭點綴,使傳統的艾草搖身變成精致的花束,既美觀又實用。”活動現場,相關花藝老師從花材的基本知識、花卉的選擇,到顏色的搭配、花枝長短的修剪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大家結合講解要點,手持各類鮮花與工具,盡情投入到插花的意境中,原本零零散散擺放在桌上的花材在“花匠們”的巧手修剪與精心設計下錯落有致、層次鮮明地在花瓶中綻放。在一修一剪之間,賦予了端午節更豐富的內涵和魅力。
在完成插花后,非遺竹編畫框DIY緊接而來,相關老師詳細介紹了竹編畫藝術的起源、發展、演變、傳承,讓大家對這種民間優秀傳統技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隨后,大家拿出制作竹編畫的材料,并按照竹編畫老師的示范一步一步地制作,竹編畫制作過程繁瑣而精細,一編一織、一挑一壓,纏于指尖,繞于經緯,將零散的竹條組合穿插,一起體驗竹編工藝的挑二壓二的技法,將自然之美濃縮在縱橫之間。經過裝裱等步驟,“一舉高粽”“龍舟競渡”“粽情端午”一一件精美的竹編畫作品就在指尖成型,大家看著既是裝飾也是藝術品的勞動碩果高興地合不攏嘴。
“我們平常看到這種竹編都是街上在賣,借著此次端午活動親手制作竹編畫,算是真正體驗了一把非遺藝術的魅力。”參與者張麗芳(化名)阿姨說道。“家里的小女兒馬上就要中考了,希望借著今天的竹編畫,讓我女兒一舉高中,討個頭彩!”拿著“一舉高粽”身為母親的高小怡(化名)也希望借著此次活動祝愿莘莘學子金榜題名。
“此次活動,大家不僅了解了端午插花習俗,也明白了花藝是一種的修身養性之道,插的不僅是造型,更是對生命的理解。”四川天府新區新興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這場活動也讓大家深刻感受到竹編藝術一經一緯、千絲萬縷的精妙之處,體會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供圖:四川天府新區新興街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