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jīng)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
前言:
暑風涼月。夏夜避暑,都愛到荷池亭上,暑風吹拂,涼月灑輝,清水芙蓉,暗香浮動。
所以盛夏時節(jié),韓琦帶攜家人到林塘避暑,塘里萬枝香蓮,枕上幾座青山,足以消夏。
秦觀夏夜追涼,悠閑地倚靠在畫橋南畔的胡床上,月色皎皎,笛聲參差,荷香清幽。
“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與韓琦和秦觀的追涼不同,孟浩然隨時都能避暑消夏。
《夏日南亭懷辛大》,是孟浩然夏夜在南亭納涼時創(chuàng)作的,那份夏日的清涼沁人心脾。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簡譯:
傍晚的日光忽然間就西落了,月亮從池塘東邊的角落慢慢地升起來。
我披散著頭發(fā),在南亭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那幽靜寬敞的地方。
晚風習習,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fā)出清脆的聲響。
清涼舒爽,身心愉悅,正想拿琴來彈奏一曲,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如此良宵美景,真讓我懷念老朋友,整夜輾轉,夢中也在苦苦想念。
賞析:
“我家南渡頭,慣習野人舟”,孟浩然40歲之前,一直生活在襄陽城南郊外的澗南園。
澗南園也稱南園,“弊廬隔塵喧,惟先養(yǎng)恬素”,那里有他的祖先留給他的田產(chǎn)物業(yè)。
南亭是澗南園里的一處水亭,辛大原名辛諤,是孟浩然的好友,懷才不遇,隱居西山。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辛大與孟浩然是心靈相通的知己,夏日常在水亭納涼。
這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前六句描寫南亭夏夜清爽愜意,后四句抒發(fā)懷念知己之情。
一個夏日的傍晚,詩人又來到南亭納涼,打開窗子,披散開頭發(fā),躺臥在寬敞幽靜處。
夕陽的余暉散盡,天色暗了下來,暮靄沉沉,不一會,月亮從池塘的東邊漸漸升起來。
晚風習習,荷香一陣陣浮動,夜深人靜,露珠從竹葉上滴落在水中,發(fā)出清脆的聲響。
開窗納涼,近水觀月,披頭散發(fā),水風習習,荷香浮動,竹露滑落,多么清涼的夏夜!
靜享這份清幽,詩人心情大好,想彈琴抒發(fā)彼時的快意,如王維“彈琴復長嘯”那般。
可知音不在,弦斷有誰聽?“山公能飲酒,居士好彈箏”,辛大懂音律,尤善彈古箏。
詩向會人吟,酒逢知己飲。鐘子期故去后,俞伯牙不再鼓琴,皆是因為沒有知音欣賞。
彼時的孟浩然隱居南澗園,往來知己者唯有辛大而已,故這個夜晚,他非常想念好友。
“便就南亭里,余尊惜解酲”,也是一個夏日,張七和辛大來訪他,傍晚到南亭納涼。
那天三個人都飲了很多酒,涼風習習,令人神清氣爽,辛大還彈起了古錚,余韻繞梁。
夜風清涼,彈琴長嘯,吟詩作文,荷香可嗅,竹露可聞,知己相伴,多么美好的時光。
今夜這么好的意境,友人卻不在身邊,彈琴無人賞,吟詩無人和,令孟浩然慨嘆不已。
感慨萬千,輾轉反側,整個夜晚都在想念辛大,可是,徒勞無功,在夢中也沒遇到他。
后記:
“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主要寫山水詩,詩風清淡自然,以五古見長。
“微云淡河漢, 疏雨滴梧桐”,開元十六年(728年),在秘書省聯(lián)句的孟浩然,因為這兩句詩被眾人贊為清絕。
他筆下的清絕無處不在,秋山月夜是:“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夏夜清溪是:“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竹林深筍穊,藤架引梢長”,即便不是幽幽夏夜,白晝室外炙日炎炎,茅齋內(nèi)也一樣清涼舒爽,令人心曠神怡。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這首《夏日南亭懷辛大》,不僅寫盡夏夜的清涼愜意,還寫出了摯友情深。
參考文獻:
《新唐書 孟浩然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