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近期表示在過去1個月內,耗費了9萬億日元巨資干預市場,以此支撐日元匯率,換句話說,日本在上個月花費了620億美元抵擋美元對日元的圍獵,短期內緩解了日元匯率的暴跌勢頭,狠狠回擊了美元的收割。
要知道,日本的大部分外匯儲備都買了美國國債,剩余的外儲資金并不多,這一次干預花費了大量資金,剩余“子彈”估計不多了。
美聯儲當前遲遲不降息,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完成最后一輪收割,美元潮汐是維系美元霸權運轉的基本路徑,現在卡在最后一個環節,遲遲無法完成。
美國當前不降息的代價就是維持高利率帶來的巨額利息支出,到2024年年底,美國國債利息支出將達到1.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社保支出和軍費支出,成為最大的政府支出項。
況且,根據阿波羅資管公司表示,今年美國將有8.9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還能還得上嗎?去年美國財政收入僅4.4萬億美元,而財政開支超過7萬億,財政早已經入不敷出,赤字規模愈加嚴重。
為了還債,美國又開始了“借新還舊”那一套,2024年一季度美國新發行了7.2萬億美元的國債,結果也是意料之中,美國國債拍賣遇冷,美債賣不動了。
美債的總體規模仍然在加速上升,目前預計來到了35萬億美元,從2023年6月至今年年初,美債新增近2萬億美元,而海外投資者持倉縮減5000億美元,說明新發行美債都被美國內部“接盤”。
在今年一季度,中國減持了489億美元的美債,中國的美債持倉降低至7674億美元,中國是過去這些年美債拋售的主力軍,10年時間累計減持超過5500億美債,幾乎拋掉了40%的美債。
從2022年6月,美聯儲開始了減持美債,每個月的減持力度在600億美元左右,2年時間,美聯儲已經累計拋售了1.4萬億美元的美債,遠遠超過中國和日本2年內的拋售規模。
美聯儲在上個月宣布,將從今年6月開始放緩縮表的速度,每個月的美債減持規模從600億美元調低至250億美元,雖然高利率維持不變,但降低美債的減持規模,也就是放慢回收市場流動性的步伐。
全球美債的最大賣家是美聯儲,美聯儲可以看作是美國的央行,但又和其他國家的央行不太一樣,美聯儲可以增持美債,也可以拋售美債。
在2020年美聯儲開啟無限量化寬松的時候,貨幣大放水,美聯儲開始了增持美債,也就是擴表,但是到了2022年,美國由于大放水影響,通脹率已經很高,急需加息,回收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
所以,2022年美國開啟加息周期,美聯儲開始減持美債,也就是縮表,賣出手中的美債,回收市場上的美元,縮減流動性,降低通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