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消息,搭載在中國嫦娥六號探測器上的月球表面負離子分析儀(Negative Ions at the Lunar Surface,NILS)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在月球上發現了一種新的等離子體成分。
嫦娥六號著上組合體(來源:國家航天局)
在自然狀態下,空氣分子呈電中性,或者說不帶電荷。但在宇宙線、紫外線、閃電等作用下,空氣分子會失去一部分圍繞原子核的最外層電子,這些逃逸的電子就成為自由電子,它們是帶負電荷的。它們有可能與其它中性氣體分子結合,從而形成帶負電荷的空氣離子,這就是負離子。
嫦娥六號著陸器拍攝的月面(來源:國家航天局)
太陽風是來自太陽的輻射和帶電粒子流。地球的磁場起到了屏蔽的作用,讓生活在地球上的蕓蕓眾生避免太陽風的危害。而月球沒有空氣、沒有磁場,當太陽風撞擊月球時,月球表面會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次級粒子。這些粒子可能帶正電,可能帶負電,也可能根本不帶電。之前,人們在月球軌道上曾觀測到帶正電的離子。但是負離子由于其結構的特殊性,通常是短暫的,無法進入軌道。因此,必須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地方進行探測。
歐空局工作組成員分析負離子數據(來源:ESA)
歐空局的月球表面負離子分析儀是跟隨嫦娥六號的著陸器到達月球背面的,是搭載在嫦娥六號上的4個國際載荷之一,也是歐空局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科學儀器。它在嫦娥六號落月280分鐘后開展工作,共收集了超過3小時的數據,超過了任務要求3倍。這項工作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月球表面環境,以及太陽風與月球大氣逃逸層(廣義上的大氣)的相互作用。
據悉,歐洲的地面測控站為嫦娥六號的登月和返回提供支持。嫦娥六號起飛后不久,位于法屬圭亞那的庫魯站對其進行了跟蹤,以幫助確認飛行軌道。6月25日左右,西班牙大加那利島的馬斯帕洛馬斯測控站將為返回艙攜帶月球樣本返回地面時進行測控。
馬斯帕洛馬斯測控站(來源:ESA)
參考資料
[1] https://www.esa.int/Science_Exploration/Human_and_Robotic_Exploration/First_detection_of_negative_ions_on_the_Moon
[2]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space/change6-negative-ions-moons-far-sid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