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昨天的文章《中專數學“天才”姜萍,能被浙大破格錄取嗎?》下面有人質疑姜萍的數學能力。
這種對錯問題,沒什么好糾結的。
個體的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知道,這條路有沒有可能性?
如果你看懂了昨天講的信息差、練習差、資源差,說明這個知識對你是有價值的。
否則你就等于看了一篇營銷號的文章。
以下是正文。
今天接待了一個來尋求合作的公司渠道。
渠道和萬叔一樣,也是一家咨詢公司的創始人。
之前專注行業,主要靠口碑和長期的陪伴。
現在增長遇到了瓶頸,開始思考新的增長方式——合作。
渠道說,萬老師,聽說您做咨詢非常厲害,我們公司的小王對您贊不絕口。
我們現在也想和厲害的老師合作,擴大我們的能力和品牌影響力。
所以和您溝通一下。
萬叔看了一下,小王的微信,是2018年的一個專業群里認識的。
那個時候,萬叔還沒有開始做公眾號。
通過項目分享、在群里做分享發資料回答問題,擴大自己影響力的。
這個方式,給當年剛剛創業的時候,帶來過一些機會。
很像馬化騰剛做QQ的時候,扮成妹子去網上跟網友聊天。
有點像借船出海的商業模式。
就像現在,在萬叔公眾號、星球里,每天留下有價值內容,但又不明顯打廣告的家伙,積累勢能,獲得共生機會。
后來,這里面的一些機會,被萬叔抓住了。
和客戶簽了單,拿到了結果。
就知道,這個業務模式跑通了。
雖然當時服務的那一批,以地產、城投為代表的客戶,后來遭遇了行業的衰退。
大部分被迫調整和轉型。
但時隔這么多年,還有人記得,當年分享的內容,分享的資料,有價值有內容有干貨。
遇到事情的時候,能想到找萬叔鏈接。
說明,當年提供的“工具價值”,是受到認可的。
也不奇怪,張藝謀剛進電影行業的時候,就是個攝影。
因為拍得好,得到了機會,才開始做導演。
導演做得好,成為那個圈子里最著名的之一,才成為奧運會的總導演。
這是人生的三級躍遷。
普通人,沒有人脈沒有資源,靠什么獲得機會?
靠你展示出來的,過去的實力、內涵、結果。
這是工具價值的意義。
渠道說,很期待和萬叔的合作。
萬叔說,你想什么形式的合作?
渠道說,首先,有項目的時候,肯定可以合作。
其次是,我們過去,都是自己干,沒有怎么和外部合作過。
現在也想探索更深刻、更長遠的合作模式。
萬叔說,前者我們公司已經很成熟了,這個好說。
后者,在過去的各類合作中,萬叔有個不成熟的看法,跟你探討一下。
深度合作,大家的生態位,要錯開。
什么意思?
打個比方,之前做項目,我們專注的客戶,是國企體制內。
這也不是自己決策的,而是自然選擇。
開始,公司也是所有路徑都去嘗試,跑了很多業務路線。
但我們發現,國企和民企,有很大不一樣。
對民營企業,你交付的方案,已經超過交付標準了,還經常收不到尾款,說不滿意。
后來做復盤,發現還是生態位,導致的基準線不一樣。
對國企,更多的是作為他們的外腦、手腳,幫他們干,他們干不了的活。
對于這類項目,是有預算的。
國企項目,用企業的預算,解決企業的問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果。
而民企,尤其是中小企業,大多是因為碰到了一個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不單單是認知、也不單單是方案。
可能還有執行力、預算、機會、風險的問題。
老板是要看到,給你100萬,你給他帶來明確的500萬指標的。
民企項目,老板用自己的錢,請你做杠桿,實現他的目標。
看似從國企到民企,只是換了一類客戶,但服務的商業模式,幾乎完全不同。
一類是用第三方的錢解決自己的問題,一類是用自己的錢解決自己的問題。
要求和基準線肯定就不一樣。
所以我們深度的合作,萬叔說,也需要看你這邊的需求是什么。
大家在核心的訴求點上,能不能產生差異化。
如果剛好匹配,就有深度合作的空間。
你核心關注利潤,我核心關注曝光和勢能,大家就有可能,像齒輪一樣契合。
但如果沒有,比如你也要利潤,我也要利潤,大家就容易產生矛盾。
這次出書,萬叔和出版社明說了,把自己這次的空間讓出來,希望多賣些書,多影響一些人。
出版社就很高興,吭哧吭哧的各種找渠道,前期也沒收服務費。
因為對于出版社,大概率是能在后面賺回來的。
對于萬叔,在更長遠的商業布局里,也能十倍百倍賺到這個錢。
如果萬叔眼光短淺,也想著要賺差價,通過這次出書賺錢呢?
可能整個事,最后就會一地雞毛。
書也沒賣多少,錢也沒賺到。
大家都沒有好結果。
渠道問,萬總,那你這邊的訴求是什么?
萬叔說,這得看你啊,你是發起方,應該有自己的價值主張。
但如果是深度合作,必然要放棄一些東西。
那放棄的這些,我肯定要追求超額收益。
大家都是明白人。
比如之前馬云說996是福報,什么意思?
在阿里,按照當時的發展趨勢,你996奮斗個10年,認真干活拿到足夠多的期權,卷完就自由了。
但很多人曲解了,說阿里吃人公司。
現在為什么不提倡996?
資本泡沫消退,靠奮戰沖擊上市,博取超額收益的機會少了。
咨詢行業里,一家北京的公司不就是嘛,之前做商學,常年不收錢,就是想做大勢能博上市。
結果后來沒成功,只上了新三板,你知道的。
然后步伐一下子就開始穩健了。
很多一起沖的團隊,也散了。
所以,能讓人深度綁定,還在于您這邊,有超額的預期和機會。
如果只是有些咨詢項目機會,公司鞭長莫及或者忙閑分攤。
那就項目合作就好了。
回家的路上,萬叔又思考這個事兒,為什么本能地,對提出的“深度合作”沒那么感冒。
還是因為,不夠具體。
一宏大,就膚淺。
一具體,就深刻。
當年革命為啥能成功?
不光是畫大餅吹牛逼,說什么英特納雄奈爾一定會實現。
而是有一套明確的、具體的利益系統。
對象上,從工人階級轉向農民階級,利用自身優勢,滿足農民階級的核心躍遷訴求——有地。
口號上,簡單好懂“老鄉,加入紅軍可以分土地”。
做法上,到一個地方去,主打一個“打土豪”分田地。
那那些有地的那些地主或者自耕農呢?
篩選掉。
拉攏一批人,團結一批人,篩選一批人,打倒一批人。
這種清晰的戰略和深刻的用戶洞察,成為了以弱勝強、成功革命的關鍵。
創始人筆記,之前的階級躍遷,想畫出整個世界地圖,包羅萬象。
躬身入局以后,才發現這個理想過于龐大,屬于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
實際上能做的,也就是從工具價值開始,找機會,看趨勢,解決某一個或者幾個痛點,打通一階上升的通道。
就已經很有價值了。
就像這次的AI訓練營,從開始頭腦風暴,希望包羅萬象。
經過了三輪大砍,聚焦到只關注調教AI,讓他產出的東西,不再是大而空洞的廢話。
反而產生了更明確的效果。
在萬叔提出階級躍遷這個口號,聚集了一幫熱氣騰騰的家伙以后,有人老是幻想,會怎么收割。
都是沒見過大錢的家伙。
只有產生了階級躍遷級別的勢能,才可能讓人義無反顧的跟隨。
萬叔不止一次,公開過自己的商業計劃,是陽謀。
就是從數百萬觸達的讀者里,一層層篩選,小步快跑,閉環上升。
用躍遷的勢能和結果,填充設計好的商業框架,賺更持續、更高級的錢。
等計劃一步步達成,你再抬頭看,那些曾經平視的人或事,達到了你摸不到的高度。
那時候后悔,才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