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吉安市氣候溫度進入盛夏模式,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悶熱的三伏天如約而至。
三伏天除了是全年天氣最熱的時段,也是人體機能最旺盛的時候,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吉安縣中醫院
2024“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安排
引伏:7月5日——7月14日
入伏:7月15日——7月24日
中伏:7月25日——8月3日
中伏加強:8月4日——8月13日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
貼敷流程:門診掛號(詳情可到導診臺咨詢)→各科醫師辨證開單→繳費→新大樓二樓門診中醫護理“三伏貼”治療室貼敷
(引伏貼免費體驗,預繳費可贈送一份精美小禮品)
咨詢電話
羅醫生:13479073336
易醫生:13766203866
“三伏天”與“冬病夏治”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根據“天人合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每年三伏季節天陽之氣正旺之時,是進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
“冬病”就是在冬天容易發病,發病的頻次較高或病癥較重纏綿難愈的疾病,此類病的易發人群多為虛寒性體質,也就是俗話說的陽氣不足。
“夏治”就是利用夏天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趨于體表,經絡氣血運行加快,有利于治療冬天好發的疾病。
吉安縣中醫院“冬病夏治”穴位敷貼
“三伏天灸療法”(簡稱“三伏貼”)是根據中醫理論,選用一定的藥物制作成貼敷膏,三伏天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貼敷,達到治病、防病目的中醫特色的外治方法。按照中醫“天人響應”理論,盛夏三伏是全年氣溫最高,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采用溫熱助陽的藥物進行貼敷,可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祛除體內沉寒痼冷之宿疾,達到醫治、防治、保健、延年益壽的目標。由于此方法使用方便、操作容易、療效突出,歷經幾千年來越來越為廣大群眾所接受。適用于:1.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體虛容易感冒。2.各種頸肩腰腿痛、風濕、類風濕。3.慢性胃腸道疾病:慢性腹瀉、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4.婦產科疾病:痛經、產后風、產后頭痛。5.四肢寒涼怕冷、空調病。6.小兒反復感冒、厭食、消瘦、遺尿、尿床。7.由免疫力低下和內分泌失調所致的各種疾病。
貼藥10個小時內不宜沖涼;若皮膚長有皰癤或破損,或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等疾病,以及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都不宜用三伏灸貼敷治療。
1.貼敷當天不宜穿著連衣裙,穿著彈性較好、方便取穴及顏色較深的衣褲,避免藥物污染衣服。
2.三伏貼用于貼敷的藥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貼敷時間過長,容易出現皮膚紅腫起皰或灼傷,所以敷貼時間為成人4—6小時,兒童15—20分鐘或遵醫囑。
3.一般情況下,貼藥后局部皮膚常會出現潮紅、灼痛感,每個人皮膚耐受程度不一樣,亦有可能出現小水泡,這些都屬天灸的正常藥物良性反應。如果出現大水泡,不要用手搔抓,也盡量不要自行刺破,應該保持皮膚局部干燥,保護好創面,避免感染,或到我院進行處理。
4.由于體質差異,三伏貼貼敷治療后產生的水皰可能導致色素沉著,需較長時間消退,部分瘢痕體質者甚至會留下瘢痕疤痕,可適當縮短貼藥時間,以個人耐受為度。
5.如果貼敷過程出現局部過敏癥狀,如皮膚紅腫、瘙癢、皮疹、發熱、疼痛等,應停止貼敷,觀察創面情況,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
6.貼藥后應盡量減少運動,避免出汗;避免洗冷水澡、游泳、泡溫泉;忌食生冷腥發、溫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牛肉、鵝、鴨、雞、花生、豆制品等、魚蝦蟹等食物。
吉安縣中醫院
“冬病夏治三伏貼”
即將開始
快來趁熱打“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