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凡不煩
6月19日,種業龍頭隆平高科接待了前來調研的6家機構。
一個月前,5月18日,隆平高科舉行業績說明會,42家機構參會。
更早些時候,4月28日晚間,隆平高科2023年年報掛網,47家機構連夜參與線上交流;2月末,8家機構前往公司現場調研……
顯然,2024年隆平高科的機構關注度顯著提升。究其原因,與年報業績“逆襲”不無關系。
2023年,隆平高科實現營收92.23億元,同比增長22.45%;歸母凈利潤2億元。要知道,公司在2022年還倍受虧損困擾。
時隔一年,業績表現提升10個億。這是否意味著,隆平高科在業績層面已經開始進入正確的軌道?若果真如此,業績增長的動力又來自于何方?
湘股策(xiangguce)試圖找到年報背后的答案。
短期:“水稻+玉米”國內市占率領先
老規矩,先看一組財務數據:
2019年—2023年,隆平高科營收分別為31.30億元、32.91億元、35.03億元、75.32億元(調整后)、92.2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4億元(調整后)、1.16億元、0.62億元、-8.33億元(調整后)、2.00億元。
凈利反復波動,收入體量持續增長,隆平高科已悄然成長為營收近百億的國內種業龍頭。
要分析一家公司的業績增長動力,自然要從主營業務說起。
目前,隆平高科的主營業務包括三大板塊:主糧作物、專精特新作物、農業服務。
其中,主糧作物板塊中的水稻種子、玉米種子業務,市場最大、需求最廣,正是公司的“錢途”所在。
自2010年起,隆平高科水稻種子和玉米種子業務的收入占比合計就超過了60%。
至2023年,“水稻+玉米”占比擴大至84.65%。其中,玉米種子占比65.38%,水稻種子占比19.27%,堪稱公司兩大核心業務。
作為一家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名冠名的上市公司,水稻種子業務自然是隆平高科的立身之本。
上市之后,公司不斷利用資本運作手段擴大水稻業務版圖。
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先后收購或控股亞華種業、金稻種業、湖南優至、福建科力等企業,構建了國內領先的渠道和市場優勢。
2023年,隆平高科國內水稻種子營收達17.77億元,同比增長36.50%;毛利率達36.37%,同比提升8.49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18%,為國內第一。此外,已出口菲律賓、越南等國。
公司水稻業務的市場領先地位,還來自于強大的產品實力。
例如,晶兩優華占、晶兩優534連續五年位居全國雜交水稻推廣面積前二。
2023年,瑋兩優8612、瑋兩優7713、隆兩優8612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超級稻品種,公司的超級稻品種已達14個。其中,瑋兩優8612已成為全國雜交水稻新一代領跑大單品。
與此同時,隆平高科玉米種子業務也按下“加速鍵”。
近年來,公司相繼并購或控股湖北惠民、河北巡天農業、聯創種業、云南宣晟、隆平發展等企業,玉米種子業務經營規模持續擴張。
2017年—2023年,隆平高科玉米種業營收由3.50億元增長至60.3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0.71%。
細分來看,2023年,公司的玉米種子業務國內營收22.68億元,同比增長72.30%;市占率從7%提升至近10%,穩居國內第一。
國外,子公司隆平發展的玉米品種在巴西的年推廣面積超8000萬畝,實現營收38.86億元,穩居巴西市場第三。
與水稻業務相同,公司玉米種子大單品亦優勢明顯。
2023年,隆平高科在國內雜交玉米推廣面積前十大品種中占據三席。其中,裕豐303首次躋身全國第一,中科玉505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三。
很明顯,通過持續的產業整合+科技賦能,“水稻+玉米”已成為隆平高科的核心業務,目前不僅在國內領跑,還實現了“走出去”的目標。
從短期來看,兩大業務的發展勢頭,將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強勁動力。
中期:“兩隆”融合成勝負手
如果把眼光稍微放長遠一點,隆平高科業績增長的勝負手應該是“兩隆”融合——隆平高科和隆平發展的融合效果,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決定公司的業績表現。
2023年,隆平高科增持隆平發展股份至49.42%,并以57.14%的表決權比例將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并表效果立竿見影。
首先是推動經營業績增長。
2023年,隆平發展貢獻營收38.86億元,推動隆平高科營收達92.23億元,直逼百億,已進入全球種業前八;此外,貢獻利潤5978.09萬元,助力隆平高科扭虧為盈,盈利2億元。
其次是補短板。
通過此次收購,隆平高科有望將巴西玉米種質資源及現代化育種體系引入國內,補足國內玉米種質資源短板,同時將巴西的轉基因玉米推廣經驗應用于國內市場。
隆平發展脫胎于陶氏益農在巴西的特定玉米種子業務板塊,在南美、中國、美國、非洲等市場擁有科研布局及商業網絡,旗下擁有MORGAN、FORSEED、TEVO三個品牌。
尤其在南美,隆平發展建立了玉米、大豆、高粱等農作物種子的研發和科技創新平臺。
不過,2024年一季度,隆平高科盈利0.77億元,同比下降48.95%,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巴西糧價低迷等因素影響,隆平發展業績表現不佳。
實際上,巴西糧價低迷的負面影響在2023年就已經有所體現。當年,隆平發展錄得凈利潤7199.44萬元,同比下降86.15%。
在5月18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隆平高科表示,在行業環境不利情形下,公司巴西玉米種子2023年銷量與收入仍穩中有升。公司將積極應對行業挑戰,持續強化及提升競爭力,為市場環境改善后的業績增長做好準備。
品類方面,除了玉米種子這一核心業務,隆平發展也在積極探索拓展高粱和大豆業務,適度提升盈利能力和改善現金流。
更何況,糧價波動是周期性的,隆平高科對于后市謹慎樂觀。
公司表示,巴西的玉米種子價格自2018年起開始上漲,到2022年達到頂峰,隨后在2023年呈現下降趨勢,顯示出明顯的周期性特征。
也就是說,目前或許正是隆平發展的業績谷底。隨著巴西糧價企穩回升,隆平發展未來將有效助推隆平高科業績增長。
長期:研發水平全球領先
在全球競爭激烈的種子行業,決定一家公司能否走得穩、走得遠,最終還是要看研發實力和技術底蘊。
作為源自科研院所的上市公司,隆平高科素來以極高的熱情投入研發,且逐步匯聚了國內最頂尖的種業研發團隊與資源。
“中國種業十大杰出人物”之中的楊遠柱、王義波,巴西玉米專家Edimilson Linares,蔬菜產業領軍人物馬德華、劉榮云……隆平高科以知名科學家領軍,打造了足有746人的龐大研發團隊。
在此基礎上,隆平高科更是與全國20余家科研單位以及多位院士帶領的外部團隊開展合作,全力推動公司乃至國內種業科技的加速發展。
2023年,隆平高科歸母凈利潤為2億元,但研發投入足有8.17億元。
不遺余力的研發投入成果顯著,公司2023年水稻國審品種39個、玉米國審品種22個。推陳出新之下,隆平高科產品的領先優勢,正在不斷鞏固。
更關鍵的是,“水稻基因編輯等技術應用研究”項目進展順利,共獲得基因編輯優異種質20份,輻射誘變優異種質16份。
水稻領域若要再次實現跨越性的增產提質,答案應該在基因編輯技術上,而隆平高科已占先機。
在玉米轉基因領域,隆平高科結合國內、巴西優勢資源,非但走在了我國產業化試點的最前沿,更建立了全基因組選擇技術與單雙倍體聯動創新的DH-GS玉米技術創新體系,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玉米轉基因品種優勢顯著。
目前,我國已發放轉基因玉米品種審定證書、轉基因玉米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截至2024一季度,隆平高科10個轉基因玉米品種通過國審,過審品種數量全國領先。2023年,公司轉基因玉米產業化試點示范114萬畝,示范面積居全國第一。
結 語
做一粒好種子
總體來看,2023年,隆平高科國內業務增長顯著,國外隆平發展并表貢獻營收,助力公司營收緊逼百億大關;凈利潤也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回歸增長軌道。
雖然今年一季度,并表帶來的巴西業務出現波動,使得隆平高科業績短期承壓。
但是,眼光總要放長遠一些。
“水稻+玉米”兩大核心業務的市場優勢、由“兩隆”融合帶來的協同效應、全球領先的研發實力,都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強大引擎。
此外,隨著轉基因種子漸行漸近,隆平高科的先發優勢也將帶來可觀的增長空間。
三大引擎助推之下,隆平高科營收突破百億恐怕只能算是個小目標。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自隆平高科年報披露以來,已有5家機構給出“買入”評級。
*本文系湘股策(ID: xiangguce)首發原創發布,未經湘股策授權不得轉載! 如需轉載請查看《轉載須知》。
編輯:香菇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