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經濟晚報》隆重推出《美麗吉安》特刊,全方位、全景展示吉安各行政、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亮點,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為吉安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大的奮發力量,營造出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
(該版圖片由谷志斌提供)
《美麗吉安》特刊之吉安市工商聯(總商會):
在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
近年來,吉安市工商業聯合會(以下簡稱“吉安市工商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兩個健康”主題,創新思路、務實舉措,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吉安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吉安市工商聯榮獲2023年度吉安市綜合考核第一等次、市管領導班子優秀等次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集體,市委、市政府對市工商聯給予記“二等功”表彰。在全國工商聯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吉安評價結果位列全國地級市第七名,為全省唯一上榜城市。
特別是吉安市常態化開展“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做法,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做法得到了全國工商聯、省工商聯的高度關注和批示肯定。
(領導在吉安開展專題調研)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凝心聚力筑牢思想堡壘
近年來,吉安市工商聯黨組始終堅持把非公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做到中心組學習有內容、黨組會議研究有議題、工作力量有保障,通過創新“334”黨建工作法,黨建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抓“三進四讀”強思想基礎。探索推進“統戰工作、紅色基因、黨紀法規”進基層機關、進商會、進企業工作,引導非公經濟人士讀黨章、讀憲法、讀規劃、讀章程,把凝心聚力、思想引領、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統一于非公黨建工作中。
抓“三化四好”強話語體系。創新思路,打造“1+1+N”(即黨建領商建、商建促黨建、商會黨建帶企業黨建)黨建工作模式,以此為載體,推動工商聯系統黨建工作走深走實,非公黨建“四項提升”工程取得較好成效。
抓“三效四力”強落實保障。把“黨建+”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發力點,探索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模式,構建“黨建+商會經濟”“黨建+鄉村振興”等模式,有效地把黨的工作、黨的建設優勢轉化為推進吉安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成效。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奮勇爭先展現擔當作為
勇擔責任促共富。“萬企興萬村”行動取得實效,全市本地373家民營企業參與行動,339個村受益,實際投資11.5億元,捐款捐物達2041萬元。開展“萬企興萬村”教育幫扶行動,五年來,組織全市企業和商會達1341家,幫扶困難學生5003人,幫扶金額合計2391.3萬元。2022年疫情期間121家商會、239家企業參與捐款捐物3000余萬元。2023年,市工商聯直屬商會和外地商會共捐款捐物3112.9萬余元,其中捐贈現金1281.4萬元,捐贈物資價值1831.5萬余元。
招大引強促發展。發揮商會資源廣泛優勢,2023年,共促成和引薦簽約項目18個,總投資金額達153.25億元。其中,市聯直接招引簽約投資107億數字聲光電產業園落戶吉水縣;簽約投資額1500萬美元的香港特特貿易有限公司智能化新科技紡織(3D功能運動襪)生產出口項目落戶永豐縣。
(吉安市工商聯赴東莞市開展對口交流合作)
搭建平臺促攻堅。策應“三區”建設、打好“十大攻堅戰”部署,市工商聯執委會組建電子信息產業、數字文旅產業、鄉村振興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先進材料產業六大產業委員會,制定專委會運行規則和工作方案,扎實開展“四個一”活動,搭建交流學習平臺,多次赴外省學習考察,助力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強鏈補鏈,鼓勵支持六大產業委員會企業積極投入“十大攻堅戰”并立新功。
靠前服務、排憂解難,優化營商環境彰顯為企情懷
政企懇談連心。全力辦好“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線上、線下廣泛收集問題訴求。截至5月底,市縣聯動同步召開47期,參會企業家5086,收集問題建議6608個,已解決或初步解決6204個。為切實做好懇談會“后半篇文章”,市工商聯會同市發改委(營商辦)等部門,制定《吉安市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工作規則(試行)》。市工商聯主要領導對市、縣參加懇談會的企業開展常態化回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對“懇談會”的客觀評價和對問題解決的滿意度情況,真正推動問題解決到位。
入企走訪暖心。每年開展“你需要,我在線”干部入企心連心走訪活動,全面了解商(協)會、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推動解決。2023年,市聯走訪商協會22個,企業86家,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300余條,梳理維權線索40余條,全部協調解決。建立了68人組成的第三方機制專業人員名錄庫,聯動辦理虛開增值稅發票等6件涉案合規企業第三方監督評估訴求。
維權服務貼心。發揮維權中心和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兩平臺”作用,充分利用專家顧問團、多方協調機制優勢,千方百計解決企業困難,提升企業滿意度、獲得感,不斷優化法治化發展環境。2023年,累計接待企業來電來訪700余人次,開展商會、企業走訪100余次,受理訴求123件,辦結123件,辦結率100%。“吉安市助企法律服務團、吉安市總商會共建‘萬所聯萬會’機制”做法入選“全國工商聯和司法部關于工商聯與司法行政機關溝通聯系機制、‘萬所聯萬會’機制建設落實情況”100對機制典型事例。
建強組織、壯大隊伍,固本強基激發活力源泉
商會建設規范有序。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吉安市工商聯所屬商會管理辦法》,從黨建引領、隊伍建設、服務發展、自律規范等方面進行規范。健全考察機制,制定《吉安市工商聯所屬商會換屆、成立實施細則》,嚴把綜合評價、考察關口環節。創新開展2年一次吉安市“四好”商會達標及“星級”商會評估認定工作。2023年,會同民政局評選出14個“四星”、17個“三星”、9個“達標”等次商會,并頒發牌匾,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大力宣傳先進典型,推動全市工商聯所屬商會建設水平整體提升。
商會組織穩步壯大。吉安市工商聯聚力推動商會組織建設,每年都有新增本地商會和外埠商會,近兩年,指導推動成立4個行業商會和7個外埠商會,另10個外埠商會在籌備中。目前,全市商會組織297個。其中市所屬商會172個,會員10064個,2023年新增會員2157名;全市外埠商會125個,會員17102個,組織數和會員數逐年增加。
執委隊伍持續優化。吉安市工商聯高度重視執委會隊伍建設,始終致力于執委會隊伍的不斷優化,通過一系列舉措,執委會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顯著增強。2023年,吉安市工商聯四屆三次執委會調整了50名委員(含請辭、崗位變動),選舉增(遞)補了60名執委會班子成員和執常委成員。吸收了一批政治思想好、綜合素質高、社會貢獻大的企業加入,大大地提高了全市工商聯隊伍的整體素質。
(何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