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不是感覺有點“魔幻”?
烏軍士兵們一身現代化裝備,步槍還配上了戰術手電筒,頭盔上也裝有視頻儀。
可是在他們身后,卻是蜿蜒曲折,滿是泥濘的戰壕。
自從火器發明以后,這種落伍的隱蔽方式卻一直如影隨形,伴隨著士兵們度過一場又一場殘酷的戰爭。
因此有人調侃說:俄烏士兵用最現代化的裝備,重新打了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
為什么在軍事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落后的戰壕爭奪戰,卻還是戰爭主流模式之一呢?
其實哪怕你的武器再先進,打到士兵身上的還是子彈和炮彈。
而士兵暴露在野外,特別是平原,唯一能起到保護作用的就是戰壕工事。
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那么每一塊陣地都必須由錯綜復雜的戰壕組成。
這些戰壕保證了士兵的基本安全,也是己方防御和進攻的一個個臨時堡壘,士兵們可以在戰壕里得到喘息的機會,也可以存放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有了戰壕的只有守住了陣地,也就等于守住附近的一大片土地。
甚至還可以通過延伸戰壕,“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推進目的。
其實交戰雙方都十分厭惡戰壕戰,那種惡劣的作戰環境甚至會讓士兵精神崩潰。
他們都喜歡速戰速決的機動作戰,可是一旦攻勢受阻,雙方進入僵持階段時,戰壕模式就已經無法避免了。
哪怕你武器再先進,只要你不能繞過對方的戰壕防御線,就會演變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模式。
現在俄烏戰爭也正處于這一階段,而且時間可能會很長。
只要一方沒有壓倒性的全面優勢,即使換裝上更先進的武器裝備,要突破防御工事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不過,現在隨著電子戰和無人機技術的普及,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找到規避“戰壕模式”的新突破口。
但自古以來“有矛就有盾”,到那時可能會有更先進的戰壕被發明出來,例如“”戰壕變形集裝箱,懸浮在空中的戰壕堡壘”等。
圖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