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郵件引發了震動~~
據多家媒體報道,6月25日凌晨,部分開發者收到了來自OpenAI官方的郵件。郵件顯示:“我們的數據顯示,貴組織的APl流量來自OpenAl目前不支持的地區。您可以在此處找到受支持的國家和地區。我們將從7月9日開始采取額外措施,阻止來自不在我們支持的國家和地區列表中的地區的APl流量。要繼續使用OpenAl的服務,您需要在受支持的地區訪問服務。”
媒體在報道中稱,盡管OpenAI的API目前向全球161個國家和地區開放,但中國并未包含在內。這表明,OpenAI將不再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
可以說,OpenAI的此舉背后可能涉及了復雜的監管和合規考量。美國財政部于6月22日發布的一份規則草案中,要求對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投資進行監管,包括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意在限制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商務部對此則回應稱,中方注意到美方發布相關文件,美方應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取消對華投資限制,為中美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環境。
因此,在美國加強對華技術投資監管的大背景下,OpenAI作為美國企業,必須遵守相關法規。同時,新加入的董事會成員——退役美國陸軍將軍Paul M. Nakasone(保羅·中曾根)的網絡安全背景,也可能對OpenAI的決策產生了影響,其作為網絡安全領域的專家,可能推動了OpenAI在合規和數據安全方面的更嚴格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其實并未直接向中國提供服務。此前,國內企業和開發者主要通過兩種渠道使用OpenAI的技術:一是直接對接OpenAI的API;二是通過微軟Azure平臺。然而,這兩種方式都存在不確定性,隨時可能面臨服務中斷的風險。如今,這一風險已然成為現實。
至于OpenAI突如其來的“斷服”決定,或多或少會對依賴OpenAI API接口的創業公司,尤其是缺乏核心技術和競爭力的創業公司產生一定影響,而隨著OpenAI服務的終止,這些公司必須盡快尋找到替代方案。
當然,國內的大模型提供商也因此迎來了一個難得的市場機遇。眾所周知,在當前國內基礎大模型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大模型提供商正進入市場搶占的關鍵階段,甚至不惜在先前激烈的價格戰中,通過顯著的降價策略,力圖吸引更廣泛的用戶群體。而現在,那些因OpenAI終止對中國提供API服務而不得不“搬家”的用戶,無疑將成為了這些大模型提供商競相爭奪的焦點。
目前,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在內的多家企業已經推出各自的"遷移"方案,意圖接納失去OpenAI支持的用戶。
百度智能云在其公眾號上推出了“故鄉的云·國產大模型普惠計劃”,旨在為新注冊企業用戶提供無障礙的遷移服務,包括免費的模型調用、訓練、遷移和服務。
阿里通義千問也公布了OpenAI用戶遷移方案,通過提供高性價比的替代模型和專屬遷移服務,阿里云百煉也意圖成為OpenAI用戶的首選替代者。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大模型在斯坦福大學的大模型測評中取得了與GPT-4相媲美的成績,而調用價格卻遠低于GPT-4,這無疑增加了其市場競爭力。
此外,智譜AI也積極參與了這場“搶人大戰”。他們通過提供豐厚的Token贈送計劃、技術支持和遷移培訓,力圖在這場市場變革中占據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