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軍,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孝陵衛法庭庭長。
● 在法院工作20年,辦了無數案子,獲得了N項榮譽。
● 如果只用三項榮譽來概括他,可能是“全國優秀法官”“南京圖書館優秀讀者”“全國無償獻血銀獎”。
● 后兩者,大概是對前者最好的補充和詮釋。
● 20多年累計獻血6000ml+,就像他持續輸出的社會不可缺少的法與情。
● 而不斷讀書,給了陳文軍扎實的專業知識,也構成了一個法官閱讀材料和書寫判決的基本修養。
● 民事訴訟、知識產權、勞動爭議、侵權責任、房屋買賣租賃……在一堆專業而枯燥書籍中,有一本《看得見的正義》,還有一本《幸福之路》。
● 一本是他對法律的尊重,一本則是他判案中的柔情。
● 在一起男方起訴的離婚案中,雙方已分居兩年。分居的原因,一是房子賣了住在各自的親屬家里,二是女方實在不能忍受男人的煙癮。
● 但是,女方身患胃癌動了手術,在人生的艱難時刻,丈夫應履行扶助義務。
● 陳文軍在判決書中寫道:繁體字“親愛”隱藏著深摯的勸勉。“親要見面,愛要用心”。希望雙方檢索一下自己的“親”,盤點一下自己的“愛”。
● “原告應當有更多的擔當,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給患有癌癥的妻子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履行婚姻法中的扶助義務。”
● “不準予原告與被告離婚。”
● 家事案件,理雖斷,情不斷。陳文軍,善于在家事案件里,煲一碗“陳氏雞湯”。
● 這么多年來,不乏敗訴的當事人喝完陳文軍的“雞湯”寫來感謝信。
● 有的婚姻需要挽救一下,有的最好“斷舍離”。
● 另一起離婚案件中,兩人結婚沒多久,女方帶著傷痕和對陷入拉鋸戰的恐懼起訴到法院。
● 陳文軍當斷則斷,直接調解離婚。120分鐘后,女方度過至暗時刻,“獲得新生”。
● 調解,是陳文軍的日常,也是他的利器。“全省法院調解能手“,不是浪得虛名。
● “大家都是講道理的人,除了一種情況,就是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陳文軍降低重心,坐著彎腰前傾,“重心要低,語速要慢,首先讓當事人情緒平靜下來。”
● 接下來,要取得當事人信任。怎么聊?陳文軍提出,聊起來要像散文一樣,形散而神不散。
陳文軍在調解中
● 在調解某企業搬運工的勞動爭議案件時,陳文軍跟當事人在法庭外的椅子上并肩而坐。陳文軍聊到自己的打工經歷,穿過解放鞋,當過郵遞員。
● 從這一輩人,聊到下一輩人。當事人說到兒子,眼神馬上充滿了光,說兒子高考一定能考上好學校。到這時候,調解也就邁向成功了。
● “調解往往能更快實現當事人的權利,也能更好地化解矛盾。”無論矛盾多深,陳文軍都發揮調解的優勢,“搬走那道無形的墻”。
● 孝陵衛有一個1999年建成的住宅小區。地下車庫不是被出租經營就是被臟水浸泡,22年無法使用,業委會把開發商起訴到法院。
● 在調解中,陳文軍指出,車庫從未正常使用,開發商你是違約了22年啊。最后開發商放棄權利,地下車庫的使用、收益歸業委會。
● 法院與街道、社區、城管等多方協調,申請到50多萬為民辦實事經費,將車庫恢復原狀。時隔22年,“地下車庫”終于真正成了地下車庫。
● 這個案子,成為2022年南京政法網格員工作“年度十佳案例”。
● 陳文軍2004年從部隊轉業,當年就通過司法考試進入法院工作。2007年當法官,2011年成為南京市十佳法官,2018年獲評江蘇省審判業務專家。
● “我覺得自己適合這份工作,熱愛這份工作。”陳文軍說,“痛并快樂著。”
● 痛,主要因為長期伏案,腰椎突出。
● 快樂來自于,這是一個非常具體地為人民服務的崗位。
● 從民一庭、民二庭、勞動爭議、家事、知識產權,到現在的孝陵衛法庭,陳文軍在所有的民事條線工作過。
● 社會在發展,法律也在不斷地更新和完善。
● 陳文軍覺得,法官需要在這個進程中,用一次次公正的判決明晰是非對錯,樹立良好社會導向。
● 2009年,勞動爭議糾紛多發高發。某企業幾十名送奶工要求確認勞動關系,他們的背后還有千余名送奶工在觀望。
● 陳文軍翻閱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并請教了研究勞動法的教授,最后創新性地認定為“承攬關系”。
● 這一認定,既穩定了送奶工的工作崗位,還避免了奶業公司陷入困局甚至破產,且保證了消費者每天清晨不會“斷奶”,三贏。該案入選江蘇法院2008至2010年度勞動爭議十大案例。
● 孝陵衛法庭負責玄武區的勞動爭議案件和街道轄區的民商事案件。
陳文軍把勞動法送進校園
● 勞動關系,有點像婚姻。容易在解除關系時爆發矛盾。
● 陳文軍與工會、人社等部門聯動,給玄武區的企業進行“合規體檢”,規范用人過程。
● 去年,玄武區勞動爭議案件實現了負增長,有他一份功勞。
● 未雨綢繆、耐心調解,是陳文軍的這一面。不和稀泥,敢于較真,是陳文軍的另外一面。
● 孝陵衛法庭轄區內老舊小區不少,因此陳文軍經常研究全國關于老舊小區的案例。
● 經常有這樣的案子:樓上樓下因為漏水打官司,有些鑒定機構會做出“有一定因果關系”的意見,然后法院調解,樓上多多少少都要賠錢。
● 對于“有一定因果關系”的鑒定意見,陳文軍覺得不夠科學,比較草率。
● 后來,陳文軍自己也遇到了這樣的“有一定因果關系”。某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兩年后, 北陽臺與墻體間有了裂縫,業主起訴安裝公司。
● 鑒定機構給到陳文軍的鑒定意見,就是“有一定因果關系”。
● 陳文軍發現,該鑒定機構只去了一次現場勘察就得出結論,不具有科學性。通過走訪專家、查詢資料,又發現“因果關系”缺乏證據。
● 最后,陳文軍否定了鑒定意見,責令鑒定機構退回鑒定費。
● 這個案子,成為南京法院“司法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如果施工單位要承擔沒有因果關系的責任,那么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惠民政策恐怕無法推行下去。
● “我選擇的是充滿荊棘的路,但對法律的尊重,讓我一定要較真。”
● 20年來,陳文軍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法官、全省政法系統先進工作者、全省審判業務專家、全省法院調解能手、江蘇優秀法官、江蘇好人、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 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 煲得了雞湯,調得了矛盾,也較得了真。
● 這就是陳文軍,新時代“楓橋經驗”踐行者。
攝影 / 達文西
商務 / 王旭麗 (微信號:H1333771645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