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的主要問題是
沒搞清楚東漢到三國中期左右的政治生態。
01
什么是雜號將軍?
根據《后漢書·百官志》記載:
“將軍,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后、左、右將軍.......世祖中興,吳漢以大將軍為大司馬,景丹為驃騎大將軍,位在公下,及前、后、左、右雜號將軍眾多,皆主征伐,事訖皆罷?!?/p>
當時除了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后、左、右四方將軍之外,其余都是雜號將軍,屬于事畢即撤的那種。
東漢開國之初,連四方將軍都是雜號,后來才穩定下來。
02
我們以《三國志·趙云傳》本傳為線索,看下趙云的進步路線。
“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云遂隨從,為先主主騎?!?/p>
趙云原來是劉備的老同學兼好哥們兒公孫瓚的部下,一開始跟著劉備,也是公孫瓚指派的。
劉備的人格魅力太高,加之公孫瓚后來被袁紹給吞并了,趙云就只能跟著劉備混了。
劉備自己都不是將軍,自然也不能給趙云什么官號,“主騎”的意思,大概是讓趙云自領一隊規模不是太大的騎兵。
03
“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br/>
趙云的第一個官號是牙門將軍,也就是后世的牙將。
這是劉備給予他救了自己老婆兒子的酬勞。
注意,這時候的劉備的官職已經變成了“左將軍、豫州刺史、宜城亭侯”。
這是劉備在許昌朝廷里得到漢獻帝劉協認可的(劉備投靠過曹操一段時間)。
雖然曹操后來以朝廷名義剝奪了劉備的官號,但劉備自然不會放棄官方身份,還是以左將軍自居。
劉備此時已經是最基礎的重號將軍了,但他不可能把部下封的和他自己一邊高吧?
04
“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
這一階段也很好理解,攻取西川,趙云走的是水路,一路上也沒有什么逆風仗,從牙門將軍升翊軍將軍,也是正常升遷。
平定成都之后,劉備并沒有立即封賞,因為漢中還在別人手里,拿下成都不等于高枕無憂。
關羽這時候還是蕩寇將軍,張飛也還是征虜將軍,一樣是雜號。
單從將軍名號上來看,分不出個頭大小來。
真正讓趙云和關、張、馬、黃拉開差距的,是劉備進位漢中王以后。
關羽被封為前將軍、假節鉞;
張飛被封為右將軍、假節;
馬超被封為前將軍、假節;
黃忠被封為后將軍、關內侯。
但以上四位,之所以成為劉備集團武將的第一梯隊是有各自的原因的:
關羽不用說了,長期鎮守荊州,一直半獨立在外領兵,武將之首毫無疑問;
馬超,在被曹操打敗之前,地位和劉備實際是相當的,都是割據軍閥,他之前取得的地位,使得他在劉備集團中的下限不可能低,哪怕是供起來當吉祥物,都得擺對位置;(勸進劉備進位漢中王的表章,由馬超領銜,各位細品)
張飛的地位,一是老資格,二是他帶兵攻下巴西郡,打敗魏將張郃,擋住了曹魏對益州腹地的滲透;
黃忠則是在漢中之戰中陣斬了曹魏西路軍最高統帥夏侯淵,這個功勞太大,是必須要破格升賞的。
PS:
夏侯淵是曹劉雙方對戰中陣亡的最高階將領,且沒有之一。
05
相比較而言,趙云在其他四位大放異彩,努力建功立業的時候,并沒有能拿出手的成績,或是身世背景。
這就使得他的升遷之路,趨于靜止,原地踏步。
那趙云在干嘛呢?
答:他在管內衛。
也就是充當劉備身邊的大保鏢。
這種工作當然不如在前線真刀真槍賺功勞來的快。
至于第二個原因就比較陰暗了:趙云實際是被人聯手打壓,被劉備雪藏了。
原因是什么呢?
攻進成都之后,大部分人都希望把成都城內外的優質房產和田地拿出來瓜分。
本來這事兒挺正常,大家跟著老劉東奔西跑,顛了半輩子,現在是把原始股份拿出來兌現的時候了。
可這件讓所有人都得利的事兒,被趙云給攪和了,理由還很正大光明———益州初定,應該把田地房產...還給百姓。
明面上誰也挑不出理來。
但眼看到手的鴨子飛了,功臣派能不氣?
為了穩定人心,即使趙云做的對,劉備也不得不壓他一頭。
所以終劉備之世,趙云一直都是翊軍將軍,這也是他雜號將軍之說的由來。
裴松之注引《云別傳》載: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云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后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
06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p>
因為夷陵之戰大敗,季漢元氣大損,劉備去世后,季漢軍方重將基本就剩下倆:趙云、魏延。
建興元年(224年),趙云終于升任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后又升任鎮東將軍,成為重號。
從后來北伐的人事安排上來看,趙云的地位排在魏延前面。
只說兩點就足夠:
1、趙云出斜谷道,和丞相是分兵作戰,丞相給了趙云獨領一軍的權限;
而魏延提出的“子午谷計劃”,其主要目的除了攻入長安,獨建大功之外,實際也是問丞相要獨領一軍的軍權,從而不受轄制。
一個是自愿給的,一個是軟磨硬泡,最終還沒答應,高下立判。
2、第一次北伐失敗以后,為了承擔責任,丞相上疏要求將自己自貶三級,以右將軍代行丞相事;
與此同時,趙云也被以軍敗為由,貶為鎮軍將軍,不多不少,也是三級。
足以說明,趙云這時候是季漢軍方第一人,用不著計較自己是雜號還是重號。
當然,有些看官老爺可能會翻出另外一個車騎將軍劉琰,用來證明他比趙云的地位高。
可劉琰只是掛了個虛名白領工資,根本沒上過戰場......
這種情況,季漢集團內部還有很多。
比如司徒許靖。
每次上疏,許靖的列名都在丞相前面,但沒誰能說,許靖的職權地位比丞相要高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