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北風凜冽的寒冬
還是酷暑難耐的盛夏
總能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
看到一抹抹耀眼的橘紅
他們用汗水
保障道路的
暢通、安全、舒適、美麗
劉靜,沙市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楊場公路管理站站長,從事道路養護工作26年。“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這份工作的真實寫照。
劉靜所在的沙市區楊場管理站,共有在職職工7名,他們堅守在省道322、沈荊線、習楊線等道路上,負責道路的日常巡查和處置急難險情,管轄里程長達58公里。
作為站長,確保道路通暢,保護群眾平安出行,是劉靜的職責使命。每天堅持上路,查路況、清邊坡、整路肩、修樹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劉靜常說,在外人看來,常年加班加點,隨時待命的工作也許辛苦,但對他來說,這已經成為習慣和責任。令他最難忘的,是一個個大風呼嘯的不眠夜晚,一次次路樹倒伏連夜排險的緊急時刻。
沙市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楊場公路管理站站長 劉靜
險情就是命令,夜間巡查能見度差,隨時有撞上倒伏路樹的危險,恐懼的本能讓我們畏縮,但是排險的職責催促我們緊踩油門不斷加速。
巡查是暗夜里的勇敢前行,處置倒伏路樹是黑夜中的激情奮戰。
車燈照明,摸黑作業,鋸旁枝、清樹根、拖樹干,他們爭分奪秒、配合默契,多次成功完成排險任務,曾創下連續處置4處險情的記錄,體現了團隊堅強的戰斗力。
今年2月,荊州遭遇兩次冰雪災害。
楊場公路管理站接到了聯接機場專用通道保通保暢的艱巨任務,這是一條保民生的重要道路,責任大,任務重。
從承接任務起,劉靜和同事們開啟了“養護巡查兩班倒、白天黑夜連軸轉”的模式,以最硬核的工作方法,全力應對極端冰雪天氣。
他們以“人工+機械”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急彎陡坡、交叉路口進行清掃積雪,撒布融雪劑,堅持二十四小時在崗,上路巡查、抗冰除雪。
從備戰低溫到迎戰冰雪,他們十天沒回家,吃住在站里,奮戰在路上。餓了,啃方便面;困了,打個盹;摔了,爬起來,拍拍身上的雪花,繼續干!
從雪花飛舞到凍雨稍歇,盡管條件艱苦,但沒有一個人退縮。由于工作高強度,三餐不定時、作息無規律,大家的精神和體能都經受了極大的考驗。
有的胃病發作,疼得兩眼發黑,仍堅持工作;有的鞋子濕透了,冷到沒有知覺還咬牙扛著。大家齊心協力、與雪搶路。
“甘為路石,敢承大重”,楊場公路管理站在這場“風雪大考”中的“答卷”,被《中國公路網》登載,沙市機場致信感謝:“在最短時間保障跑道適航、恢復航班正常作出了突出貢獻。”
有一種信念叫“黨旗紅”,有一種堅守叫“公路橙”。他們以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用堅守詮釋交通人的責任擔當。
劉靜說,能成為一名公路人,他倍感自豪。扎根基層,做一顆永不言棄的“鋪路石”,他是怎么做的?點擊視頻聽他開講↓↓
《好人開講》之“楚道先鋒”播出時間
時間
頻道
重播
7月3日
20:30
荊州廣播電視臺
壟上頻道
記者:匡月晴、吳斌
編輯:匡月晴 / 責編:唐杰 / 編審:王桃芳 / 監制:唐萬全
出品:荊州市融媒體中心
更多內容,關注虎座鳥視頻號
往期 · 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