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林
1955年生于成都,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國防書畫院副院長。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拜于國畫大師趙完壁門下習畫,又隨楊乃光(本光法師)學習詩文。
藝緣巧合,相繼得趙蘊玉、岑學恭、蘇葆楨、李行白等老師授教點撥,形成自己風格。
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曾獲中國文聯等單位舉辦的《中國當代山水畫》畫展“佳作獎”,部份作品已被多家藝術機構,黨政機關和知名人士收藏。
天造大器 來者可追
——讀馮學林和他的畫
文 ? 鄧代昆
一
前賢嘆言:“一人知己,死不恨矣。”高懷偉抱如魯迅先生者也曾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知己之難得,難度可知!蓋人生杳渺,命運不常,榮枯或異,志趣早非。影形左右的,難免齟齬,我南君北的,難免凋疏,今日能視作同懷的,未必能一世信守,詡為知己的,未必明日還在知己。那幾多的酒后豪語,旦旦信誓,到頭來都不過是伶家臺詞,春風夢囈而已。我與馮學林兄相交三十馀年,同居一城中,雞唱犬吠,喧喧可聞;學林天資廣博,交際宏富,而我所事窄陋,圈子促狹,故彼此交往之數,大都保持在一種即離狀態中,既無所謂火爆密切,也無所謂冷落疏闊也。
不過現在看去,這樣反倒是好,君子之交,淡之如水,卻可以誼長味永。猶之男女相好,一陣子死去活來、地老天荒之后,忽然地夢醒樓空,花飄鳥散,昔日的心肝,不過是今日的陌路,反不如尋常朋友遠甚。思想古諺所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良有以也。
與學林兄之初識,始于何時何地,都有何人何景?早已若飄蕩于空中的碎金花片,悠悠漾漾,斑斑點點,散落于記憶的萬丈深壑中,無法拾起了。而兄那個放曠風流,翩翩少年郎的形象,卻讓我蒂固根深,憶來如昨,始終難以磨去。學林懷才抱器,天賜不菲,與藝術有宿盟。還在童稚,即已聲發大雅,曲唱梨園,混跡在擅扳絲竹間,有所謂科班身價了。既長成后,才情益是洶誦,不可收拾,彼也策鞭任情,馳驟于文學藝術各門類間。我曾將兄所握各種夲領細加較量,實很難分出高下短長。
兄謀職于美術,以繪畫為正業,而棋琴并駕,詩酒齊臻,情文交暢,聲色雙美,故使世人多有不知其供職何處,所專何業者。設若歡聚一廳,觴酌流行,于酒酣耳熱間,絲竹齊發,兄則引頸數曲,高歌低唱,頓挫生姿,一時云駐風凝,四座啞然,繼之大嘩,噓聲一片,于是指兄為職業大歌星也;或者良友、親近招聚,融融無猜,暢談無礙,兄則諧語連珠,包袱層出,眾人捧腹,前仰后迭,遂異口同譽其為職業大笑星也;
或者偶踐影壇,拍檔名角,兄之舉手投腳,流目傳情,均皆自然合拍,了無矯造痕跡,又儼然是寄身此道之職業老角色也;或則懷抱吉它,坐倚于池塘春草之間,池魚嬉戲,春鳥相逐,兄凝目遙天,若有所思,驀地指動歌發,嘈嘈切切,如傾如訴,煽焰燃情,收目回視,焉然欲笑,便又是一多情浪人、職業吉它俊哥哥也;或又茗飲花間,棋子叮叮,演楚漢之攻戰,欣一遇之同歡,高手叫苦,良將敗北,更被呼指為棋壇職業大殺手也;……兄似也以此自豪為榮,飄飄然,沾沾喜,樂在其中,了不能自知何為其正業久矣。
奈何浮萍暗轉,物換星移,“而立”遠遁,“不惑”往矣,“天命”敲戶,韶光示警,朋侶間時有大責其“不務正業”者,兄初始尚不以為是。一日,不知受了何種刺激開示,仿佛剎那間大徹大痛,覺悟前非,亟囑我為刻“不誤正業”印置之座右,做驚堂棒喝。我雖心存疑問,但卻也欣然應諾,中心歡喜。時光冉冉如幻,現在想來竟然又已是許多年前的事情。前日學林忽然來電,言其將有畫冊付梓,要我綴數語為序,驚喜之間,不知何為,我竟然呈出小兒女態度,有熱淚從雙眸間溢出。
學林兄之長藝,實歸乎翰墨丹青。在兄供職成都蜀綉研究所、名臚成都畫壇時,目下不少被號為書畫名家的,也許尚還未握筆舔墨也。學林之習畫,以山水為主攻,旁及走獸飛禽、花鳥蟲魚。山水師事趙完壁先生。趙氏為蜀中山水畫重鎮,有人以為其藝術造詣足堪與張大千比肩。而趙氏命遭乖舛,為歷史所游戲,本領乃時代一流,聲名卻終不躋顯于前座,也屬可嗟可嘆者也。學林兄事趙氏既恭謹,故屢屢得到乃師真昧。學林敏悟,于師之外,更溯源于傳統。因羨夏圭、馬遠造景的清曠俏麗,突兀險奇,用筆的簡練意足,發人遠想,遂擇而習焉。兄浸滛其中,研之最久,也得之最多。后又因鐘請于石濤山水的筆情恣肆,淋漓灑脫,兄遂又改弦易轍,晨昏參悟,深蹈其中,頗獲石濤山水畫法式。
我與學林相交之初始,其墻間張有山水圖小幀。所造也:危峰入漢,崖壁如削,林木孤秀、煙光淡潔;于溪流板橋間置行人二,舉步匆迫,儼乎心縈歸程;迎對片刻,似覺有風聲瑟瑟、溪聲潺潺,往復回蕩于耳際間。又此畫用紙,色調黯然,儼乎舊制。
學林兄見我神情專注,生怕誤會,立馬觧釋說:“拙作,拙作。”我聞之大訝,拭目更觀,愈是嗟賞喋喋。學林見狀,問我何不乘雅興書題數句,以助一時歡恰,許以工筆一幅為酬。我甚是樂意,遂以工楷題數十字以應,中間不敢有半點的懈怠草率,生恐玷缺了如此佳制。既畢,兄臉掛喜色,流露出滿意狀,并且如其所許若,饋我以工筆《水草鯉魚》一紙。
我珍藏于“自讀樓”中一至今日,偶有在樓中翻撿所收圖籍雜什時候,依舊許此幅為學林得意作。但未知我所書題的山水畫小幀,學林猶自收存否?真如是,此二紙則大可以見證、記憶我與兄之交誼也久遠矣。
二
學林畫集中所收畫作戰線很長,從早間一直到近期。由早間作品,可探出其胎息所由,勃勃才氣。近期新制,又可睹其未滅根性,燁燁才情。
冊中所載錄者,椐落款年月所推,大都為兄“不誤正業”、迷途知返后所作。早間之作,盡為山水,實只有寥寥數紙而已。睹其風致所現,多為守奉乃師完璧先生衣缽者。概其手法,大都為水墨交用、工寫并施,卻能筆意明白,少有含混。至其筆簡意密,含濡淋漓,筑局險奇等手段,當又是其從馬、夏、“四王”法范中嘔心得來者。冊中有作于稍后一些的《秀色可餐》條幅,雖歸青綠山水路數,而其筆墨意興,實亦可視為學林早期畫風的源脈。
幅之低近處,粗筆重墨,大青大綠,群山拔地錯出如壘,崖壑蒼蒼,林木森森,寺宇其間,幽穆莊嚴;幅之高遠處,淡墨薄染,夕陽山赭,霞色滿天,群山隱約,泊浮于煙光云影間,火云涌動如濤,峰巒淡潔如洗。幅面雖僅只數尺,而卻勢貫霄壤,使觀者神馳萬里也。又其《青城天下幽》巨幅,滿紙蒼秀,濛潤無前,似有清氣汩汩從圖間溢出,幽深無際,洗人煩囂;又有《急浪行舟圖》條幅,山石大墨大塊,斧劈橫掃,灑爽有力,筆簡要而姿意滿足。畫水用墨線法,線條遒凝宛轉如篆籀,所出波翻浪走,小舟顛簸欲覆。上部假留白為云霧,遮障山體,使遠山愈遠,遙天愈遙。此二幅之作也,手段鋪排上,雖已別屬新意,但捫脈溯源,依舊歸為馬、夏疇壠。
凡畫之作,當以意理為先行。畫之無意,境界不生,猶之無病呻吟,自欺欺人。實欲上下千古,縱橫萬里,情接杳冥,意與古會。畫之無理,落筆無法,猶之無舟索渡,無翼思飛。實欲謀諸造化,解構山川,了然于心,應之乎手。意遠則境高,胸中自發浩蕩之思,理清則氣暢,腕底乃生奇逸之趣。托逸興于草木,化機巧為自然,其應也無方,其用也無窮。若能解此而行之,畫藝之成功秘法得之大半矣。學林之山水畫,于傳統落礎深透堅實。凡其所作,雖屬一花一草之細,一丘一潭之微,都必寄意析理,冥會古賢。所出往往能風雅不俗,古意盎然。
學林所畫山石,手段多多。而其中尤以斧劈皴法用之最眾,也最是惹眼。用此法作山石,側筆橫掃,簡練灑脫,關捩在水墨把握適度,馭筆緩急適中,太緩則滯弱,太急則飄薄。學林玩此,確屬老手,不激不厲,心從所欲,所出石堅角利,斬切如削,灑爽風神,大有駕輕就熟,爐火純青之慨。冊中《秋色》、《幽意》、《銀廠溝》、《峨眉瑞雪》諸圖所為,可借為我語一證。又學林畫水,也為手法多方,或寫或抹,或施彩泛波,或留白寫意,法之不同,妙亦隨之。以是有了《登臨小憩》的急湍,《青城幽意》的靜波,《后山觀泉》的飛瀑鳴響,《臨江待浪》的水天渾茫……。學林山水畫,有山皆有水,或又是有山皆有云霧的。
大凡其孤峰群巒、峻嶺深巖,幽泉秀谷,青皋林木間,無不是云煙渺渺,霧氣霏霏。冊中僅以“云、霧”字樣命題的山水畫便有《云橫峨眉巔》、《坐觀曉云行》、《峨嶺曉霧》、《晨霧》、《霧漫峨眉道》多幅。云霧之施,確乎大有妙得矣,微茫幽曠,靈氣往來,所謂“遠岫與云容相接,遙天共水色交光”境界,庶幾可得之也。
凡畫走獸鳴禽,花卉蟲魚之類,雖已屬兄之偏師末技,山水馀事,而每有所成,亦是生動可喜,豐采盈人。如蘭之幽,菊之麗,竹之節,梅之貞,蓮荷之雅潔,牡丹之富貴,皆能形容其外,風神其里。又尤以寫《芙蓉鯉魚》負盛名,早稱于世人。其作也,一枝斜陳,飛花數朵,明艷活脫,生意時出。鯉魚凡置九尾,廻潛游泳,怡然自得,時引人以壕上之思臨淵之羨。
學林兄于書法,雖未刻意在臨摹上去下深工夫,但賴其天資聰敏,多方拾取,竟然是寫得有模有樣,瀟灑風流。學林也能吟詠,而自謙“打油調”。細玩冊中題畫詩,也多有足供品嚼者。若其題《川東峽江老鎮》云:“出道久聞千百浪,入夢初見十二巔。”題《峨眉勝景》云:“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題《夜宿桂花林》:“晨起推窗觀山景,獐子崖下半山云。”題《綠荷》云:“惟有綠荷紅蓞菡,卷舒開合任天真。”雖格律有所不遵,而卻能含意喻理,才情其中。
三
人生百年之遠,實在不過一瞬,所托世界,但為入夢出夢之境地耳。今日捧讀學林畫冊,真個是有些無端感觸,忽地驚心,所謂撫心之感,自有一種不痛不癢相關處也。三十馀年與兄交誼,書畫詩酒,文采風流,可指為喜而樂者,而百年駒隙,江山如夢,回首舊游、物是人非,春光頓盡矣。“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學林口吐白鳳,筆粲江花,且雄心未墜,必能有英俊復起大噐告成之期。嘗記有前賢言:一生或劃而為二,前此者夢也,后此者希望也。我滿懷希望,拭目以待學林。
馮學林作品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