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科技浮世繪 張蕾
閑魚,是王明手機上為數不多打開了“通知”設置的App,“因為如果有人下單、砍價,可以第一時間回復”。
王明是閑魚的大戶賣家。在給科技浮世繪展示的“在賣”中,王明已經賣掉了公司過年過節的禮盒,二手的數碼產品,小型的家用電器,還有搬家前不想要的沙發、折疊桌、床頭柜,女朋友囤多了的護膚品,和只穿一兩次的品牌的衣服。
而王明印象最深的一次交易,是一雙全新的某酒店的拖鞋,他嘗試掛到閑魚,居然以18元成交了。
王明是一個爽快的賣家,他不僅包郵,而且只要買家不“大刀(砍價比較狠)”,即便對方是二道販子,王明也會爽快的修改價格,達成交易。
對于王明而言,閑魚不僅讓王明收獲斷舍離的快樂,也能獲得一筆收入。王明已經在閑魚上賺了5位數。
但王明沒有在閑魚上買過東西,因為怕麻煩,“找到合適的東西要花費時間,而且有些買家可能會隱瞞問題,還要自己溝通處理,太麻煩了。”
和王明不同,何笑笑把閑魚當成一款電商App,每天都“刷”,“有時候會搜一些關鍵詞;有時候就刷主頁給我推薦的商品,看到合適的就買了”。
她有一套在閑魚上購買東西的邏輯:先看是不是職業賣家,然后看信用分,看評價,最后和賣家溝通、看一下照片、購買記錄。在砍價購買后,笑笑還會要求賣家發一下打包視頻。
何笑笑在閑魚上購買了全新的耳機,二手的家具,護膚品,二次元的谷子、盲盒手辦等,因為何笑笑的“謹慎”,她的交易也比較順利。
新晉寶媽李田是在懷孕期間開始用閑魚的,她在閑魚上買了嬰兒床、新生兒提籃,“新的嬰兒床怕有甲醛,而提籃用的幾率不高”,她解釋了在閑魚上購買的原因。而這兩個物品,已經被李田再次轉賣出去了。
李田還在閑魚上看了一些嬰兒玩具、嬰兒衣服,但是因為擔心安全衛生問題,最終放棄了。但她的尿布臺、嬰兒座椅、嬰兒車,也在閑魚上成功轉賣了。
據QuestMobile報告顯示,閑魚已經成為最受年輕人喜愛的主流電商平臺。這屆年輕人,喜歡溯源購物,也習慣二手交易。
據閑魚官方數據,過去一年間,超過1億人在閑魚平臺發布閑置寶貝,平均每天上新400萬件。今年3月,閑魚日均GMV已經突破10億。
從“閑魚”到“一級業務”
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交易平臺,閑魚已經有10年的歷史。
2014年,閑魚的前身“淘寶二手”上線,同年6月,“淘寶二手”正式更名為“閑魚”。2016年,閑魚從淘寶旗下拆分出來,作為獨立品牌運營。
也是在這一年,閑魚開始不滿足做一個二手電商平臺,而是積極向社區轉型。
比如,閑魚先后上線了“魚塘”功能,“玩家戰略”,還有“會玩社區”等業務,試圖將社區和交易結合。
去年5月,閑魚又提出了“交易與社區雙軸驅動”的理念,推出了“海鮮市場”、“會玩”等產品。
除此之外,閑魚也開啟了線下循環商店,提供全品類閑置寄賣服務,同時提供跑腿、遛狗、代鏟屎等服務。
而閑魚也越來越受到阿里的重視。
比如,淘寶給閑魚極大的的流量扶持:除了淘寶首頁的入口、商品位的推薦,閑魚還有從淘寶一鍵轉賣功能。
據晚點報道,去年底,阿里旗下1688和閑魚的重要性提升,升級為淘天集團的一級業務。
閑魚破圈難題
閑魚不想只做“二手閑置”。
阿里吳泳銘認為,閑魚的未來遠不止于此,它是能夠承載廣大消費者生活愛好和樂趣的生活方式平臺。
在獲得1億交易用戶后,尤其是年輕用戶后,閑魚希望打破交易、消費的限制,希望深入年輕人的生活和社交領域,成為引領年輕人的活躍社區。
但是,想要成功“破圈”卻并不容易。
首先是社區管理問題。
此前,閑魚本地社區魚塘也因為出現“擦邊”問題而引起討論。近日有媒體報道,閑魚依然存在“顏色交易”,“硬幣”、“捷安特”、“經典碟片”、“家政服務”、“家教”、“陪聊”等成為暗號。
其次是職業賣家和買家問題。
據媒體報道,閑魚從2019年起開始頻繁換帥,交易邏輯也從C2C,到B2C,C2X、C2B2C等擴張,職業買家和賣家開始在閑魚上泛濫。
職業玩家出現,豐富了閑魚的交易數量、縮短了交易時間,但是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也帶來了新問題。
“有時候很難刷到真正的個人賣家。”何笑笑稱,她經常遇到職業販子“霸屏”的現象,相同的照片、話術被反復使用,還有很多低價引流貼,很難搜到真正需要的東西。
王明也有類似的感覺,他在賣數碼產品時,往往一件商品會遇到一群來詢價的買家,甚至有人會先拍下,但不說話,也不付款。
事實上,用戶不是抵觸職業玩家,而是抵觸隨之而來的“奸商”,他們帶來了惡意壓價,售賣假貨等亂象。
“相機、數碼是重災區。”王明稱,一般的買家可能會買到假貨、或者和描述不符的貨;一般的賣家可能會遭遇“到手刀(對方拿到貨后稱有問題要降價)”,或者退貨遭遇換貨的情況。
雖然閑魚推出了“小法官”功能,但依然不能完全保障用戶的利益。
甚至,閑魚成為一部分灰黑產的獲利工具。近日,網上沸沸揚揚的“僅退款”風波,有一種方式是用戶在閑魚上低價下單,閑魚賣家直接上某電商平臺下單,然后選擇“僅退款”。
如此,買家獲得商品但可能被平臺店鋪拉黑,正常商家受到損失,閑魚賣家卻直接獲利。
去年6月,閑魚對職業賣家推出了規范,將向達到一定交易標準的商家,收服務費。
而閑魚是想扶植KOL和KOC的。去年,閑魚發布了“星燦計劃”,提出將孵化和培養10萬個萬粉達人,1萬個百萬成交達人,以及100個10萬粉以上的百萬成交達人。有不少抖音博主收到了邀請。
不可否認,閑魚的tag場景、海鮮市場的話題等,為買賣雙方提供了流量,也降低了雙方的溝通成本,但是閑魚的社區建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
一個直接的證明是,目前在“會玩”廣場上的留言,更多是打廣告的“引流”內容而不是聊天討論內容。
據易觀報告,目前限制二手電商發展的依然是交易信任度、供需匹配等痛點。在著急嫁接社區概念前,閑魚更應該解決交易信任和交易環境問題。
擁有海量的Z世代用戶,這是閑魚的優勢。但如何服務好這些年輕用戶,是一個難題。畢竟,擁有最多Z世代用戶的App,也在破圈路上走得磕磕絆絆。
(本文人名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