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炎炎,卻難擋非遺文化的傳承熱情。在這個酷暑的時節里,中國金匠培訓中心非遺金工(深圳)傳習館(以下簡稱金匠傳習館)再次迎來了一場莊重的拜師儀式。7月6日下午,金匠傳習館第11期學員拜師儀式在水貝萬山綜合樓四樓會議室隆重舉行。非遺傳人、金匠傳習館館長熊福章和新一期的近30位學員參加了這一儀式,這不僅是對非遺文化的一次弘揚,更是對尊師重道傳統的踐行。
第11期學員拜師儀式現場
在拜師儀式上,熊福章館長首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介紹了金匠傳習館的創辦初衷和發展歷程,強調了非遺金工技藝的重要性和傳承的必要性。同時,他對新學員們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們能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藝水平,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熊福章對學員諄諄寄語
隨后,新學員們在熊福章館長的帶領下進行了簡短而莊重的拜師儀式。表達了自己對非遺金工技藝的熱愛和對師傅的尊敬,這一刻,不僅是技藝的交接,更是匠心精神的傳遞。拜師儀式是傳統技藝傳承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標志著學員正式成為技藝傳承的接班人,也象征著師徒之間責任與義務的正式確立。在這樣的儀式中,師傅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藝和經驗傳授給徒弟,徒弟則通過學習和實踐,繼承并發揚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學員們紛紛表示,將秉承師傅的教誨,刻苦學習,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藝,為傳承和發揚非遺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弟子們集體誦讀拜師帖
拜師儀式的舉行,不僅有助于技藝的傳承,也促進了師徒間的情感交流和技藝的共同提升。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激發學員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和對技藝學習的熱情,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金匠傳習館作為非遺金工技藝的傳承的平臺,通過定期舉辦拜師儀式,不僅為學員提供了學習和實踐的平臺,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和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工作中來,共同推動非遺文化的創新發展。
參加拜師儀式的師徒集體合影
中國金匠培訓中心,致力于非遺金工技藝的傳承與推廣。該中心匯聚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金工大師和非遺傳承人,通過舉辦金工培訓教學,為學員提供系統、專業的金工技藝培訓。學員在校學習期間,培訓中心還積極組織學員到深圳水貝珠寶行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走訪游學,開拓學員視野,為學員就業、創業對接行業資源。自創立以來,便立志成為打金培訓的“黃埔軍校”,致力于培養實用型、技能型及創新型的金匠人才。目前在湖北武漢、襄陽、四川成都等地聯合開設有分校。先后培訓了金工技能學員數百位,數十位學員通過所學技藝開啟了創業的夢想,先后為珠寶行業多家品牌珠寶培訓輸出了二百多位金工技師,受到了學員和合作珠寶商的贊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