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人物,你會第一時間想到誰?相信許多人會馬上想到南宋的辛棄疾。
辛棄疾是南宋的愛國將領,同時他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他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足見后人對他的評價之高。
公元1140年,辛棄疾出生于濟南,當時北方在金人手里。“棄疾”這個名字是他的祖父辛贊給取的,祖父期望他能夠像西漢名將霍去病一樣,驅除金人,恢復中原。他的祖父在靖康之變之后,本來也想南渡,但是無奈家族人多無法成行,于是就在金朝當了官。然而辛贊確實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骨子里一直是忠于宋朝的,一直在等待時機反抗金人。辛贊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將自己的愛國之情傳遞給辛棄疾。
此后,辛棄疾兩次跟隨計吏到達燕山,借以觀察北方的形,也曾兩次到金都燕京參加進士科考試,期間辛棄疾親眼目睹北方的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壓迫和屈辱,這一切使辛棄疾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并為之努力了終生。
公元1161年,金國皇帝完顏亮大舉進犯南宋,想要一統中國。然后金國后院卻著火了,北方的漢人不堪壓迫,紛紛起兵造反。21歲的辛棄疾毅然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起義軍,并擔任軍中的掌書記,這個職位主要是負責起草軍中的書檄文告,還能參與機軍中密。
為了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同時起到遙相呼應的效果,辛棄疾一直勸告耿京南下并接受南宋的領導。耿京很快接受了辛棄疾的建議,同時他派辛棄疾南下。辛棄疾一行人到了建康成功見到了宋高宗,宋高宗接見了他們,同時任命耿京為天平軍節度使,辛棄疾為右承務郎、天平軍掌書記。辛棄疾帶著南宋皇帝的旨意一路北歸,不料期間義軍中的叛徒張安國、邵進等人殺了耿京,還帶領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
面對著突如其來的變故,辛棄疾不慌不忙,他冷靜思考后就帶著50人殺到了金兵營中,張安國此時正和金國將領喝酒,辛棄疾抓了張安國還安全撤離了,要知道這可是五萬金兵的軍營,可見辛棄疾真是生猛。
辛棄疾帶著張安國回到了臨安,叛徒張安國也被斬首示眾。后來,辛棄疾寫了首詩回憶這次少年時的壯舉,詩云:“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仆姑。”
鑒于辛棄疾在北方的壯舉,宋高宗破格重用任命他為江陰簽判,辛棄疾開啟了他在南宋朝廷的仕途。為什么說是“破格重用”,原因在于辛棄疾是從北方金國歸宋的人,他們被南宋朝廷統稱為“歸正人,為了防范歸正人中可能存在的金國奸細,因此南宋朝廷一般不對他們予以重用,辛棄疾算是個例外。
不久,宋孝宗繼位,一心想要收復失地的他重用主戰派,同時發動了隆興北伐,但是這次北伐行動虎頭蛇尾,最終以失敗告終,金宋最后簽訂了“隆興和議”。
隆興北伐失敗后,南宋朝廷中的主和派占據上風,但是當時年僅26歲的辛棄疾滿腔熱血,一心想要恢復故土的他向皇帝獻上了《美芹十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議》,積極陳述他的抗金方略,可惜這些策論呈上去便如泥牛入海,后來辛棄疾自嘲“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他也陷入極度的悲憤和苦悶中。
從1168年年始,辛棄疾先后在南宋擔任過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等,特別是在他平定了賴文政領導的茶商起義軍之后,朝廷就讓他先后知江陵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后歷江西、湖南安撫使等職,一直擔任封疆大吏。但是這一路的升遷并不是辛棄疾渴望的,他日夜渴望的是上沙場,收復北方失地,這使得他在南宋官場不受待見。后來,作為“歸正人”的辛棄疾因在地方上大力改革、創置“飛虎軍”等事,觸碰了一些權貴們的利益。很快,辛棄疾就被人彈劾,說他“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最終辛棄疾被罷去所有職務,那一年是公元1181年。
被罷官后,辛棄疾就回到了他在上饒修建并取名為“稼軒”的帶湖莊園,并自號“稼軒居士”,開始了他的閑居生活。公元1192年至1194年,辛棄疾復出,他先后出任出任福建提刑、福州知州、福建安撫使等職,最后一度回到中央擔任太府卿,又被劾罷。于是辛棄疾又再一次回到上饒,他又閑不住,開始動工建新居,取名瓢泉莊園,決意“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
然后公元1203年,南宋朝廷主張北伐的韓侂胄起用主戰派人士,這時已64歲的辛棄疾被重新任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后知鎮江府。年邁的辛棄疾精神為之一振,內心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然而在開禧元年(1205年),辛棄疾在一些諫官的攻擊下被降職了,從此以后他心灰意冷便推辭了朝廷的任命,回到鉛山。
兩年后,南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讓他到臨安府赴任。但此時的辛棄疾早已病重臥床不起,不得不上奏請辭。沒過多久,辛棄疾就去世了,臨終時他還大呼“殺賊!殺賊!”,給后人留下不盡的感嘆。
陸游有詩贊他:
大材小用古所嘆,
管仲蕭何實流亞。
天山掛斾或少須,
先挽銀河洗嵩華。
清朝的康熙皇帝這樣評價辛棄疾,“君子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漢光武,其功業悉止是哉!”大概得意思就是說南宋有辛棄疾這樣能文能武的人才,不能說南宋無人,只是像宋高宗這樣的皇帝不能好好用人。假如讓辛棄疾遇到周宣王和光武皇帝這樣的明主,那么辛棄疾一生的功業就遠不止是這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