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分享
王某某,女性,出生1976-05-26辰時。黃山市黟縣人。主訴:慢性蕁麻疹反復2年余,加重發作1周,于2024年3月20日來診。外院治療先后予開瑞坦等抗過敏及中藥湯劑治療,控制不佳。至3月18日,風團發至遍身,瘙癢劇烈。急診給予地塞米松針等抗過敏治療。當晚稍緩,次日又甚。現遍身風團,色紅灼熱,瘙癢劇烈。經人介紹來祁山中醫館就診。
追問病史患者素來怕冷,每至經期背冷。面色倦怠無華,面輕度浮腫,疲勞甚,手足冷,舌淡暗,苔白潤,脈沉細稍數。
五運六氣診療:丙辰年三之氣:金++水+++木++土-+++火-+。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五運六氣結合四診合參,可知此非熱證,乃陽虛里寒,內有水飲,呈太陽、少陰合病。給予真武湯5劑:白術10g,熟附子8g,茯苓15g,白芍10g,干姜8g,生姜2片。藥后風團瘙癢全消,且怕冷疲勞諸癥明顯減輕。
守方繼服7劑鞏固。4月5日來診時,風團一直未發,且精神煥發,面部光澤許多。至今3月未再復發。
體會:
蕁麻疹,醫者多從熱論治,多用涼藥。究其所因,皮膚鮮紅色風團,捫之灼熱,瘙癢劇烈,癢甚則心煩,見癥多呈熱象,所以用涼藥居多,或清熱,或涼血。但并非所有蕁麻疹均屬熱證,其寒證者亦常有之,麻黃桂枝四逆劑等溫藥亦有適用之機。辨其屬寒屬熱當注重整體觀,不能僅僅以皮疹為憑據。
該病人有紅色風團及皮疹灼熱,為何不辨證為熱證?原因就在于從整體觀來看,病人出生于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長期怕冷,經期背冷甚,疲勞倦怠,面色無華而浮腫,陽虛內飲之象十分明顯。雖然皮疹似乎表現為熱證,但整體的虛寒證非常明顯 顯示出機體的衰弱狀態若仍用寒涼藥,輕則其病不解 重則更傷人正氣, 故用真武湯溫陽利水, 雖無一味疏風清熱止癢藥, 其病卻能迅速得解。
當整體證候非常突出時,辨證時不能僅僅著眼于局部皮損,說明中醫整體觀的重要性!
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 安徽省基層名中醫 黃山名醫 安徽省首批健康素養巡講專家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診療中心特聘專家。
現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常務理事,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安徽省常委,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白癜風精準醫療聯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皮膚健康分會常務委員等。
他溯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擅長以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白癜風、黃褐斑、難治性痤瘡、脫發、皮炎濕疹、牛皮癬、陰疽、不孕不育等各種疑難雜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