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分享
張某某,女性,出生1953-10-09,黃山市休寧人,2023年8月25日初診。主訴:左上肢起水皰疼痛2周余。2周前,患者左上肢突發疼痛,以刺痛為主,兩天后出現丘疹、水皰,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帶狀皰疹,給予龍膽瀉肝湯加減中藥湯劑+阿昔洛韋口服加外擦5天,疼痛癥狀加重,而且胃部脹痛加劇,經朋友介紹來祁門祁山中醫館求治。患者有糖尿病史多年,平素疲倦甚,汗多,惡風,久有背寒冷痛,胃部不適。
刻下癥:患者左上肢淡白色皮疹,水皰充盈不明顯,舌質淡暗,舌苔淡黃膩,脈沉細弱。
五運六氣:癸巳年五之氣出生: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木-++火-+土-水+金+。就診日:2023年8月25日癸卯年四之氣: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木-+火-土-水+金+++。綜合盤:木-+++火-+土-水++金++++。
根據五運六氣診療結合四診合參考慮:金旺土焦、水旺火衰;太陽表虛夾飲,而又陷于陰證。
給予桂枝加附子湯合真武湯化裁:熟附子30g,桂枝12g,白芍12g,大棗6枚,生姜10g,炙甘草6g,蒼術12g,茯苓12g,煅龍骨30g,煅牡蠣30g,黃芪60g,瓜蔞20g,紅花3g。3劑。
第一復診(2023-8-28):藥后汗出減少,乏力好轉,左上肢痛減,訴服藥后胃部舒適。繼服3劑,水皰已消,疼痛大減。
第二次復診(2023-9-01):改予四逆湯合附子理中湯加減以求鞏固:熟附子10g,干姜6g,茯苓18g,蒼術15g,澤瀉10g,煅龍骨30g,煅牡蠣30g,黨參30g,炙甘草10g。7劑。
第三次復診(2023-9-08):服藥后精神很好,背冷消失,汗出明顯減。改為金匱腎氣丸2周善后。
【體會】
本案病人五運六氣寒水嚴重,火土嚴重不及,金旺土焦;汗出、惡風,當屬太陽表虛證;又因疲倦甚,脈沉細弱無力,為陷于陰證無疑,使用龍膽瀉肝湯病情加重無疑,病證為太陽表虛夾飲,而又陷于陰證,故予桂枝加附子湯。《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曰:"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本案久有背寒冷而痛,又舌淡暗、苔淡黃膩,留飲之證據亦甚明(飲久稍有化熱,故見淡黃苔)。《金匱要略》又有"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本案陽虛飲盛明顯,故合用真武湯。兩方相合,方證對應,故能取效。
本案起病的第1周內,雖處于急性期,然不可認為初起必屬"火"、屬"濕熱",而用龍膽草、黃芩、梔子等(龍膽瀉肝湯);或考慮病毒感染而"中藥西用",將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之類“抗病毒中藥”順筆而下,必遭錯治!
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 安徽省基層名中醫 黃山名醫 安徽省首批健康素養巡講專家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診療中心特聘專家。
現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常務理事,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安徽省常委,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白癜風精準醫療聯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皮膚健康分會常務委員等。
他溯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擅長以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白癜風、黃褐斑、難治性痤瘡、脫發、皮炎濕疹、牛皮癬、陰疽、不孕不育等各種疑難雜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