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本周一,石頭科技給出了一個投資者看不懂的走勢:早盤低開低走,一度跌超14%,尾盤收跌9.13%,報342.24元/股,總市值450.3億元。一日之內,公司的市值跌去了45個億。7月16日,石頭科技股價繼續下行,當日收報332.68元,下滑幅度為2.79%。7月17日,石頭科技微跌0.21%。
就在上周五盤后,石頭科技才發布了一份增長還不錯的業績預告。業績大漲但股價下挫,不少投資者很是疑惑。
事實上,不久前,因為靚麗的全年業績表現,石頭科技已經多次被用來和科沃斯對比。在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逆勢實現了業績的上揚,石頭科技已然坐實了“掃地茅”的頭銜。5月份,石頭科技股價一度站上近470元,當前已經累計跌出三成。短短幾個月,石頭科技是遭遇了什么?
業績預告“砸傷”股價
消息面上來看,石頭科技在7月12日盤后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億元-12億元,同比增長35.24%-62.29%。扣非后凈利潤8億元至9.5億元,同比增長21.17%至 43.89%。
對于這一業績增長,公司提到兩點:受益于海外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境外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全資子公司通過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認定,獲得了所得稅優惠稅率,對凈利潤產生了積極影響。
按照既定計劃,石頭科技將于8月底公布詳細半年報。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這份半年報是備受期待的。因為,就在上個月底,IDC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掃地機器人出貨量達4554萬臺,同比增長11.1%;其中,中國廠商出貨份額超60%,而包括石頭科技在內的8家中國企業成功殺入全球前十名單。
該榜單顯示,石頭科技2024第一季度出貨量位列中國廠商榜首,同比增長18.3%。得益于海外市場的強勢表現,石頭科技整體營收也水漲船高。
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一季報,今年前三個月,石頭科實現營收18.41億元,同比增長58.69%,實現歸母凈利潤3.99億元,同比增長95.23%。
然而,基于一季報的數據來推算,石頭科技二季度凈利潤為6.01億-8.01億元,同比增長12.3%—49.7%;扣非凈利潤為4.6億~6.1億元,在同比減少7.9%和同比增加22.2%的區間內,扣除出口退稅因素,在業內看來,這樣的增速并沒有超預期。另外,市場擔憂未來出口將會受到稅費波動挑戰。
所以,有觀點認為,正是因第二季度業績不達預期,導致7月15日股價下跌。7月14日,華安證券也曾出具研報分析,石頭科技股價從6月高點至今已經調整約15%,主要反映出口關稅預期,短期估值取決于政策變動,長期估值仍看海外需求盈利。
據界面新聞報道,石頭科技董秘辦表示,公司也關注到了股價大跌的情況,但沒有識別到有關公司的負面消息,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業績盈利水平也比較好,不太了解為何市場反應這么大。
大股東、高管都在套現
近來,圍繞在石頭科技身上的還有一個關鍵詞:減持套現。
一個月前,石頭科技發布了一份董監高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內容顯示公司副總經理全剛、公司副總經理錢啟杰、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孫佳、公司董事張瑞敏、公司財務負責人王璇等一眾董監高,因個人自身資金需求,將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石頭科技的大股東也在減持。今年4月中旬,石頭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三大股東Shunwei Ventures III (Hong Kong) Limited(順為)、第四大股東丁迪將轉讓其持有的石頭科技的股份,二者共計出讓股份131.48萬股,初步確定轉讓價格為323.66元/股。根據公告,兩位轉讓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
石頭科技最大股東為創始人、董事長昌敬,第二大股東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順為資本和丁迪分列三、四位。
排位三四的這兩大股東頗有來頭。其中,順為資本是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旗下的投資公司,丁迪則是業內著名天使投資人,她與昌敬等人聯合成立石頭科技。丁迪還是松禾資本、九合創投、暴龍投資等VC機構的有限合伙人(LP)。
這不是這兩位大股東首度減持。翻看過往資料,當時當年也即2020年底,順為資本、丁迪分別持有石頭科技的股份比例分別為9.64%、5.93%。截至2024年4月份披露前述減持公告日,兩位股東的持股比例為5.41%、5.29%。
自石頭科技“去小米化”與小米脫鉤后,小米系資本陸續縮減在石頭科技的持股份額,除順為資本外,2023年,雷軍旗下天津金米也減持了89.6萬股。
石頭科技的實控人也在減持的陣營中。6月7日盤后,石頭科技發布股東詢價轉讓計劃書,計劃書顯示昌敬擬轉讓公司1%的股份。石頭科技稱,本次詢價轉讓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進行,不屬于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在此之前,昌敬已經多次減持所持股份。
于是,創始人最新的減持消息一出,資本市場就開始跳水。6月8日至10日端午節假期后的首個交易日,石頭科技股價一度下探至393元低點。
或是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6月19日晚間,石頭科技發出公告稱,昌敬自愿承諾自2024年6月19日起6個月內(2024年6月19日至2024年12月18日)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深陷行業“內卷”
“業績不行,行業還在打價格戰,你覺得未來預期在哪里呢?”雪球上,在石頭科技業績預告的討論區,有投資者直接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針見血點出了石頭科技所處行業目前的現狀。
2023年年報顯示,石頭科技智能掃地機及配件部分的營收為80.85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93.43%,其他智能電器產品的營收僅為5.54億元。因此,智能掃地機是其核心,且短期內難以撼動。
回頭望去,在石頭科技成立的2014年,掃地機器人、清潔家電行業屬于新興行業,從業企業少,產品毛利高,業界將其視為“家電行業最后的金礦”。因此,除了石頭科技、追覓科技等廠商外,云鯨科技、美的、小米等企業也紛紛加速爭奪市場。
目前,這一金礦發展態勢已經改變了。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清潔電器零售額344億元,同比增長6.8%,零售量2534萬臺,同比下滑0.5%;同期掃地機器人銷售額為137億元,同比增長10%,銷量為458萬臺,同比增長4%。在此之前的2022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銷量為441.4萬臺,同比下降23.8%。這一年,石頭科技、科沃斯的銷售量分別同比減少了20.35%和12.93%。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洗地機線上零售均價2436億元,同比下跌22%??莆炙乖?023年業績預告中解釋凈利潤大幅度下滑時指出,受國內行業產品均價下行影響,公司掃地機器人及洗地機產品毛利率水平下降。顯然,企業已經深深體會到了“行業內卷”帶來的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石頭科技2023年在國內市場逆勢增長的背后,實則也是以價換量的結果。據了解,2023年以來,石頭科技先后推出G20、P10、G10SPURE等多款不同價位區間的掃地機器人。多價格帶多SKU,石頭科技在銷售上贏得了短期的增長。且去年年中,其他廠商幾乎沒有推出3000元價格帶產品,石頭科技則依托該價格帶產品實現了銷量的提升。
從國內到海外,掃地機器人的競爭和內卷無處不在。依仗這一業務的石頭科技,也有意打造第二個“石頭”,但如何抓住這個“石頭”,是石頭科技當下發展的難點。
去年3月,石頭科技推出洗烘一體機產品,搭載了自研的行業第三代烘干技術,采用分子篩技術配合自研雙循環風路系統,可實現低溫烘干。
(截圖自石頭科技官網)
今年5月,昌敬在央視財經最新一期的《財訪》節目直播中透露,石頭科技已成立洗衣機事業部,將集中資源打造第二曲線。目前,該公司已經有五款洗烘一體機產品在售。
技術密集是智能清潔電器賽道的顯著特點。數據顯示,從2021至2023年,石頭科技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41億元、4.89億元、6.19億元。
不過相比公司的營收規模,石頭科技的研發費用率談不上出挑,甚至還呈現小幅下降趨勢。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是7.55%、7.37%、7.15%。這也意味著,隨著石頭科技的營收規模不斷擴大,其研發投入力度卻反而在變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