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食堂”和“老伴”
一一我在工廠六年(二)
銀鑫
我在中央電視臺有個好朋友,叫張衛,曾經和我在鹽化廠是工友。但當時我有關系,干得是廠里最好的工種鉗工,他一張白紙,只好去當鍋爐工。三十多年過去了,他越干越好,成了電影界權威、蘭州的驕傲,而我則平淡無奇,碌碌一生。去年他回蘭州,看到故鄉變化,感慨萬千,但最讓他不能忘懷的不是牛肉面,而是鹽鍋峽化工廠,是當年的“戰斗食堂”。為了圓他的“思鹽夢”,我和胖子(王朝靖)商量,一塊去趟鹽鍋峽。
新修的蘭劉高速讓人心曠神怡,路兩旁的風景更讓人樂不思蜀,想起當年,每周必回的蘭州之行,真可謂千辛萬苦,驚心動魄。
車駛進了鹽化廠,映進眼簾的一切,讓我們心里一沉。高大威武的廠房沒有了,代之出現的是一片廢墟。斷壁殘垣,野草遍地,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找到了老伴抄表的水廠,張衛也發現了填過煤的鍋爐房,而我則意外的找到了掄大錘的工作臺。面對這些當年曾讓我們心駛神往,無往而不至的地方,我們流下了難抑的淚水。
鹽化廠的大食堂,被我們戲稱的“戰斗食堂”,也在路人的引導下找到了,所不同的是它也衰敗了,沒有了昔日的虎威,灰頭土臉地出現在我們面前。路人介紹,這座當年鹽鍋峽最火爆的地方,先后淪落為歌舞廳、錄像室,電影院,如今一張封條,宣布它成了危房。
我們站在它的面前,悲喜交加,悲的是當年,飯票緊張,為吃一點白面,搶一口熱菜,不惜前擁后擠、頭破血流;喜的是正是因為這個食堂的“戰斗”性,竟讓我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
我的老伴當年也是插隊的學生,后招工到鹽化廠水汽車間當化驗工,與我工作相識。當年大食堂就?,男工都得披荊斬棘,頭破血流,女工怎能靠前呢?無奈之下,女工只得購煤油爐,買鍋碗,在宿舍開小灶。誰知,此風一開,愈演愈烈,大食堂反而蕭條了。同為單身狗的張衛和我,每當開飯之際,就會溜進女工宿舍找飯吃。時間長了,就知道誰家飯做得好,誰人好,于是常常找借口光顧。當然,為了表達謝意,我們也常給主人買些東西,或幫忙干些活,一來一往,時間長了便成了朋友,最后自然由飯伴變成了老伴。
我的老伴姓岳,是普通工人家的孩子,她為人善良,厚道做人。雖無過人之處,卻做得一手好家常飯。這些優點雖不足為奇,但卻讓我受益終身。
作者簡介
銀鑫 著名報人,知名記者,原蘭州晚報總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