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布菲
都市劇《時光正好》里,保劍鋒飾演男主角李臨,一個好好先生——好丈夫、好爸爸、好女婿,很標準的一位好男人,像《時光正好》這部劇一樣,溫情、妥帖、治愈,生活感十足。
保劍鋒本人和李臨有相似的地方:樂觀開懷、從容穩健;也有不似的地方:比如劇中的李臨并不算太善言辭,但保劍鋒的表達能力卻很強,他在對話過程中用幾重比喻搭建起李臨的形象,細述如何演出他身上的人間煙火氣,風趣幽默地給我們呈現了獨特的“颯”派觀念,侃侃而談自己的中年哲學。
距離他在《十八歲的天空》里飾演夢中情師古越濤一炮而紅,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步入四十八歲的保劍鋒和李臨一樣青春不再,但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如今的他,顯然也時光正好。
01
關于李臨的多重比喻
李臨這個角色貌似是一款國產都市劇里很尋常的人夫男主,人到中年不僅失業還喜提二胎,生活眼看就要雞飛狗跳。但是他又絕不尋常,再讓人崩潰的事到了他面前也不算什么,總能不急不躁地找到渡過難關的辦法,即使生活要給他吃苦頭,他也不會苦大仇深地面對生活,而是情緒穩定地化解掉那些風風雨雨,內核穩如泰山。
保劍鋒在《時光正好》收官的時候,發了給李臨的告別小作文,將他形容為37度恒溫的太陽,總能用恒定的能量去溫暖自己,照亮家庭。“37度剛剛好。可能剛剛跟夢安談戀愛的時候,他有點燙手,但也不能老那么燙不是?慢慢地調試到現在這個正好的溫度。家庭生活中需要有溫度,也要讓別人感受到溫度,當一個家庭沒有了溫度,這就不是家了,那是冰庫,是吧?”
也正是因為這個恰到好處的溫度,劇中的李臨把妻子許夢安拿捏得死死的,這對中年CP的甜度不輸許多熱戀小情侶,不過他們之間的甜,是經過生活洗練后的甜,“這一對夫妻處處都是為了對方著想的,他們是帶著溫度的,他們是綁在一起,手牽手肩挎肩,愿意成為彼此抵擋那些危機的盔甲,也讓家成為一個抵擋所有危機的盔甲。”
盔甲之外,保劍鋒還用了一個比喻來補充他對李臨和許夢安夫妻關系的理解。“李臨是許夢安的情感垃圾桶,他愿意當垃圾桶,讓她倒一倒她的情感垃圾。”
那李臨的情感垃圾怎么辦呢?“他平時不聲不響的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得非常好,又很能夠給自己的老婆輸出情緒價值,把很多事兒都能夠粉飾得很太平,然后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在隔壁屋抹眼淚去了。”
但李臨也絕不是一個只會打掉牙齒和血吞的老好人,“他是一個有認知高度的人,他不認為暫時的困難,有必要一直去影響自己,甚至影響到家人的日常生活,能解決就自己解決,不能解決就盡可能的讓不能解決的事過去。我覺得這很了不起,情緒穩定,溫柔體貼,然后還不失幽默感,還有一些生活中的小情趣,是一個很高標準的男性。
他可能在太太平平的、平平淡淡的生活里面并不起眼,好像溫溫吞吞的這么一個人,但是他能夠在有事兒的時候擺平事兒。其實有時候我們會把家里能夠依靠的人稱為一棵大樹,或者是銅墻鐵壁,尤其會這么來比喻一個男人,但李臨是一張網,當一個家庭的生活已經逼近懸崖的時候,他是確確實實有韌性有彈力、可以給家里的人兜底、沒準還能彈上去的那張網,他是這樣的一個人。”
37度的太陽、盔甲、情感垃圾桶、能為所有人兜底的網,保劍鋒在戲外用幾個比喻來闡釋李臨,在他的解讀里,李臨的不尋常,又多了幾分,我們能感知到他對這個角色的愛意。保劍鋒也說自己特別喜歡李臨,甚至是崇拜。“李臨現在就是我的偶像,雖然我已經演完了,但我覺得李臨還活著,一直活著,好像就離我現實生活也不遠,我自己有一些情緒不好的時候,我真的會想到他,我想他會怎么做,他會不會給我一些答案。”
02
演皇帝vs演平民
李臨這個人物身上有許多閃光點,賦予了他諸多魅力,這是他不尋常的地方,但僅從身份上來看,他還是個普通人,是個要朝九晚五工作、照顧妻子和孩子的平凡人。而保劍鋒是演過許多不平凡的角色的,比如多年前《至尊紅顏》里的唐高宗李治,近年《夢華錄》里的宋真宗,還有《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中的文帝等多款皇帝角色。
保劍鋒覺得皇帝角色很依附于形式。“說實話,皇上這種戲其實挺好演的,因為他離你太遠了,你反而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去想象,你可以把皇上想成各種各樣的,因為他是皇上,他怎么都對,他穿上皇袍就是皇上,只要邊上有宮女有太監,他就是皇上,就得給他跪。”
他對演皇帝這件事也并不排斥,還希望能演更多不同類型的皇帝,給皇帝設置不同的打開方式。“我也會征集一下,大家想看一個怎么樣的皇上坐在那,這個其實是一種樂趣了。”
皇帝演多了后,保劍鋒對皇帝也有了頂級理解——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等美事。“我能理解乾隆和康熙,宮里待的時間長了之后,真的想出來看看,太悶了,還是人間煙火比較有意思。”
九五至尊不能感受的人間煙火,普通人倒是唾手可得。對于一頭扎進煙火里的李臨這個角色,他說演出前并沒有特別的準備,但又早已準備好。
“演員一直在為不同的角色時刻準備著,無論拍不拍戲,我都在為角色做準備,準備的是你對于某一件事兒,某一個人的感受。演員最重要的是觸角要敏銳,對很多東西要有敏感度,對很多東西要有自己的認識,這個認識以后慢慢就積累在那,變成了去演每一個戲的養料,面對這樣的一個題材,我要開始在我之前的生活里去找養分。
李臨跟我一樣,我們都是到了這個年齡,被這個時代的潮流所裹挾著,都會在社會里邊感受到很多的壓力,李臨身上發生的事兒,我可以從自己或者是周邊朋友身上找到很多的原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給我們創作帶來好素材的地方。”
比起皇帝,保劍鋒覺得普通人是更難演的,需要對生活有高度的積累,才能演好一個普通人,而演普通人如今也更吸引他。“演戲演到今天了,我覺得我想演的角色是那些,我們經常會忽視的,但又很重要、基數又很大的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工作去給這些人去發聲,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更加有意義的表演。”
03
“颯”
有點溫吞的好好先生李臨,也被一批觀眾劃分到了今年時興的“窩囊廢”賽道里,不過作為李臨忠實粉絲的保劍鋒反對將他納入這個賽道,他覺得李臨既不窩囊也不廢,甚至還有點“颯”。當然,關于“颯”,他有自己的解讀。6月初《時光正好》的宣傳活動中,保劍鋒跳了一曲“颯舞”,看懵了秦海璐,看樂了一圈觀眾,“颯”如今也已經成為保劍鋒的標簽之一。
在我們問到那支出圈颯舞是早有預謀還是臨場發揮時,保劍鋒笑著回應,“所有的即興表演一定都是有備而來。那天音樂都放起來,又正好在舞臺上,我們又是為舞臺而存在的,那就要體現價值感,我恰好還是真有幾把刷子,演員干到這份上,你沒幾把刷子真不好弄。”有“刷子”沒包袱,帶著氣定神閑的松弛感和幽默感,是挺“颯”的。
保劍鋒對演員生涯、對人生的態度也很“颯”。談到隨著年齡增長帶來的戲路變化,他不諱言自己作為一個演員也經歷過中年危機。“其實演員本來就是被動的一個工作,除非你自己給自己投錢了,但是基本上你總是處在一個被選擇的境地。認識我的人很多,也很早就認識我,以前有好的形象,可以演偶像劇主角,隨著年齡增長之后,這些戲就遠去了,被選擇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但過去的就是過去的事兒。我今天能夠演40歲,卻不能夠往回去演20歲。那就等待著在這樣的年齡能碰到合適的劇本、好的角色來表達。把這一路從20歲到40歲這20年過來的那些經歷,放到工作中去,有所表達就好了。現在的賽道肯定比以前窄了,但越窄越不能走,更要焊在那兒。”
對人生,他的態度是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很多事兒是焉知非福的,看似沒有機會了,可能就柳暗花明了,這個時候你能夠把握住你自己生命中的風箏的線,你綁住它,然后就等風來。”
采訪進行到這里時,“颯”的另一重意義也浮出了。這個階段的保劍鋒,少了寶劍的鋒銳,更從容也更安然,和天塌下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李臨重合了幾分。對于演員總是處在被選擇的被動境地,對于演員生涯的起起伏伏,對于人生的變化無常,他看得開,但也時刻在準備著,等待一個合適的角色、一部合適的戲,以及一陣能讓他重新“颯”起來的風。
他很幸運地遇到了李臨,但如果沒遇到呢?那也不怕,“當你盡可能去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就把這個問題交給時間就好了,至少你還有時間。如果沒有時間的話,就把這個問題帶到墳墓里就完了,還有,要經常要跟自己多聊聊天開開玩笑,當然不是精神病那種聊天,是要跟自我交流。”
松弛得剛剛好,精神狀態很當代,這樣的人很難不快活。采訪的尾聲,保劍鋒提到了一家香港連鎖快餐店,叫“大快活”,他喜歡那種隱于市井間的逍遙快樂。“我每次看到這個名字,都特開心。它不是賣多貴的東西,老接地氣了,但它叫大快活,很普通,但是又多瀟灑的三個字,人生如果能夠活到大快活,那多了不起。”
那也很“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