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馮主任,我是德江法院環保法庭干警王太源,麻煩你通知某某花椒合作社那140多位群眾,下周二上午10時帶好身份證和銀行卡號到潮砥鎮綜治中心,德江法院環保法庭和院執行局一起來登記造冊發放大家的勞務費”。王太源通過電話對潮砥鎮工作人員溝通道。
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2023年5月,李某某到德江縣法院環境保護法庭提起訴訟,要求某某花椒合作社及其負責人張某禮支付尚欠勞務報酬。法庭工作人員根據某某花椒合作社的經營狀況,猜測該合作社可能欠更多人的工資,隨即法庭工作人員對該合作社可能涉及欠薪的村進行了解調查,經查實,該花椒合作社在長堡、楓香溪兩個鄉鎮五個村尚欠140余人40余萬元勞務報酬,其中多為老年人。
法庭干警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向轄區黨委報告,并將具體情況上報院領導。潮砥黨委政府積極配合支持下,達成共識,即對來法庭起訴的案件進行立案處理,其余的由潮砥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與債務人對未起訴群眾的勞務報酬進行確認,法院通過執行兌現老百姓的勞務報酬。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安明愛高度重視,依法對被告張某禮的房屋進行處置,所得售房首付款全部轉入法院一案一賬戶。安明愛法官通知欠薪群眾于2024年4月16日到潮砥鎮綜治中心登記銀行卡號等信息,并向群眾釋明此次發放的比例及發放金額。該筆執行款于4月18日進行逐一發放。同時,將持續跟進并督促張某禮支付尚欠的勞務費。
圖:法官在綜治中心登記銀行卡號等信息
該案通過訴源治理、執源治理等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綜合治理等職能職責,有效化解矛盾的同時也從源頭化解矛盾,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達到了處理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