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塵谷行知
天道,就是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即使一個人修行到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但是他也沒有辦法脫離五行而存在,依然需要依靠五行之間的制衡轉化來表達自己的存在狀態。
以上,是筆者剎那之間的靈感乍現,僅代表個人觀點,勿需理解。
既然天道的運行規律如此隱晦、如此深不可測,那么在這個天地間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夠察覺得到它的軌跡呢?
答案是肯定的。
《周易》中就有這么一段話,足以說明人類完全可以通過特殊的心靈修行方式去效法天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體的運行變化剛健而勇猛,它無始無終,而又生生不息。
你不知道天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和運動的,也不知道它會在什么時候結束自己的這種運作狀態,它一直都在勤勤懇懇、自自然然地運轉變化,宇宙中根本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它。
人作為天地間最有靈性的物種,你必須讓自己的生命活動與天體的運行規律相吻合,否則會出現生命的時鐘被擾亂的困境。要么短命,要么生活不如意,要么禍患從天而降,始終沒有辦法擺脫兇險和災殃。
想要我們這一生都事事順心順意,只有把自己的精神境界,以及生命頻率調整到與天道規則相感通,才會受到上天的庇佑。
而所謂的“君子”,就是覺悟到這種人生道理的人,他們的道德品質已經升華到了與天道的運行模式非常接近的境界,故而能夠逢兇化吉,處理日常事務的時候總能化繁為簡,并且很容易洞見問題的本質,以最高的效率完成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君子的這種人格修養方法便是“自強不息”。
自強,不是自我強大。而是心靈的自然而發模式,是一種忘掉世俗意義上的自我后,更加高級的心性之流,也就是我們文章標題里“制心一念,保持純粹”的狀態。
一個人想要忘掉自我很容易,只需要把自己的大腦意識清空歸零,即可瞬間體驗得到無我的心境,所以大多數有過冥想修行的人都可以輕輕松松地地做得到。
然而,我們要知道,人生天地間,是來完成自身使命的。
假如僅僅只是將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模式統統歸零,美其名曰“物我兩忘”,或者“逍遙游”,這樣就有一種規避現實之嫌。
這就如同一只面臨危險的駝鳥把頭埋進沙子里面,以求得自我慰籍,殊不知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這個世界不會因為我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就會停止運轉。
當然,這只是比喻而已,駝鳥埋頭進沙子里面,也許是為了覓食尋水。
天上有雷電風雨,地上有禽木瓦石,天地萬物各行其道,各成其性,各有各的存在價值。
因此,有道德意識的君子必然要效法這種天地之道,以“自強不息”來演義天運,以“厚德載物”來演繹地勢,要向天地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怎么證明?
至圣先師孔子提出了一個字,叫做“仁”。
仁,就是人道的運行規律。
“仁”字左人,右二。代表了人道的彰顯是由兩個人來完成的,單獨一人不成“仁”。
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由兩股無形的力量互相協調、互相驅動和互相構成的,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無非就是在尋找與自己相匹配的另一半。
這個另外一半,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貴人。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遇見我們的貴人呢?
找一片清清靜靜的地方,舒舒服服地坐下來,然后閉上眼睛。當心境澄清如水的時候,制心一念,持守著這一念,并慢慢地打開自己的整個身心世界,感受你與周圍的一切融合在一起。
這一念非常關鍵,其決定了你將要遇見的人是否是生命中最該出現的貴人,抑或他只是一個與你擦肩而過的匆匆過客,又或者他僅僅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個考官,目的是為了考驗你的誠心而已,更甚者,也許出現的那個人,實際上是個心懷叵測的人。
至于你能不能分辨得出真假,全憑我們各自的修為境界了。
有些讀者可能要疑問了,真有這么簡單就能夠遇見自己的貴人嗎,那么貴人出現到我們生命中的方式是怎樣的呢?
放心,反正不會從天而降,也不會在你熟睡時去掀開我們的被子突然出現在眼前,別忘了,人道本身就是“知行合一”,我們與貴人的生命交叉點只會在“一”的狀態之中。
或許,那個貴人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說多無益,自修自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