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慕容恪15歲從軍,之后30年,大敗高句麗,滅扶余、宇文鮮卑、冉魏、段齊,屢勝前秦,東晉,使前燕三分天下。
然而他的腳步停格在人生最黃金的時期。
公元367年,前燕太宰慕容恪病重垂危。
臨終之際,他深切明白,燕主慕容暐庸弱無能,大權必會落入生性多疑的太傅慕容評手中,到時在前秦和東晉的虎視眈眈下,前燕將陷入萬劫不復。
他必須舉薦一人。
慕容暐詢問后事時,慕容恪用盡最后的力氣說:
“臣聞報恩莫大薦士,板筑猶可,而況國之懿藩!吳王文武兼才,管、蕭之亞,陛下若任之以政,國其少安。不然,臣恐二寇必有窺窬之計。”
——《晉書·載記十一》
慕容恪所說的吳王,是其五弟慕容垂。
然而他的肺腑之言,并沒有引起重視,反而為慕容垂再次埋下禍根......
02
慕容垂,13歲隨父出征,身高七尺七(約一米九),驍勇善戰。
和慕容恪,是前燕的“衛霍”。
甚至慕容恪認為慕容垂的能力要在自己之上。
然而兩人的待遇可卻天壤之別。
慕容儁和慕容暐父子對對慕容垂只剩猜忌和妒恨。
為什么?
只因慕容垂外貌偉岸,天生異象,和劉備一樣手長過膝,非常受慕容皝(慕容儁的父親)的喜愛。
慕容皝經常和其他兒子說:
“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
——《晉書·載記二十三》
并寄予厚望的取名慕容霸,字道業。
平時恩寵也超過慕容儁。
慕容垂年少時喜歡騎馬游獵,一次掉下馬,磕斷幾顆牙齒,為了趨吉避禍,按習俗改名叫慕容〈垂夬〉,意為缺牙。
這再次遭到慕容儁的厭惡。
因為受到漢朝讖緯之說的影響,流傳著很多讖文,慕容〈垂夬〉恰好符合,暗示其有帝王之相。
類似三國時期著名的“代漢者,當涂高”。
于是慕容儁根據讖文,去掉夬,改名為垂,即有對他的猜忌,也有羞辱之意。
03
公元358年,慕容垂娶段氏為妻,生子慕容令、慕容寶。
當時還是皇后的可足渾氏,與段氏關系不睦,便誣告段氏與典書令高弼行巫蠱邪術,并想以此牽連慕容垂。
但段氏生性剛烈,面對酷刑,寧死不招,死于獄中。
從此雙方關系更加惡劣。
慕容恪死后,慕容評勾結太后可足渾氏把控朝局,腐敗無能,縱容鮮卑貴族,暗殺推動改革的賢臣悅綰,排擠慕容垂。
前秦與東晉都看到了滅燕的良機。
最先行動的是前秦苻堅,立刻便派間諜以使節的名義收集情報。但畏懼慕容垂,暫時放棄吞并前燕的計劃。
東晉桓溫則于公元369年四月,統步騎5萬,直接第三次北伐。
此次北伐初期,桓溫屢戰屢勝,勢如破竹,數月便直逼前燕都城鄴。
慕容評與慕容暐,準備放棄鄴城,逃回故都龍城。
同時還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派使者以割讓包括洛陽在內的虎牢關以西土地為條件,請求前秦出兵援救。
苻堅力排眾議,采納王猛援弱擊強,先救后取的計策,派兵援救前燕。
04
就在前燕群臣商議如何遷都時,慕容垂站了出來,說:
“臣請擊之,若戰不捷,走未晚也。”
——《晉書·載記十一》
無可奈何的慕容暐以慕容垂為南討大都督,慕容德為征南將軍,率眾五萬以拒桓溫。
369年九月,桓溫斷糧,退兵。
慕容垂與慕容德趁機于襄邑夾擊大敗晉軍。
前秦軍隊又于譙郡截擊其潰軍。
桓溫第三次北伐宣告失敗。
此次大勝,慕容垂于前燕功同再造,但他并沒有為自己請功,而是為此戰中有功的將士請求封賞。
卻被慕容評暗中壓下,為此雙方在廷議中多次爭吵,矛盾進一步激化。
太后可足渾氏便想借此機會徹底除掉慕容垂。
只是,事情泄露,被慕容恪之子慕容楷,及慕容垂舅父蘭建獲悉。
兩人勸慕容垂扳倒慕容評與可足渾氏。
但慕容垂不忍手足相殘,拒絕了兩人的提議。
最終采納長子慕容令的建議,退回故都龍城以自保。
05
369年十一月,慕容垂以外出打獵為名,帶領諸子,以及慕容恪之子慕容楷、舅父蘭建、郎中令高弼出走龍城。
剛到邯鄲便發生意外——
慕容垂的幼子慕容麟因平日不受寵愛,竟然向慕容評告狀,后者派出精騎追殺。
慕容垂走投無路,再次采納慕容令的建議,投奔前秦苻堅。
慕容垂來投,對于苻堅來說,是不亞于中頭等彩票的天降之喜,意味著前燕即將是他的囊中之物。
拉著慕容垂的手說:
“天生賢杰,必相與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數也。要當與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還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國不失為子之孝,歸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二》
直接許諾慕容垂幽州王的位置,世襲罔替。
但這個時候,有個非常重要的人,給苻堅潑了盆冷水。
那就是苻堅的“諸葛亮”——王猛。
王猛說:
“慕容垂父子,譬如龍虎,非可馴之物,若借以風云,將不可復制,不如早除之。”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二》
慕容垂慕容令父子如同龍虎,怎么可能輕易馴服?更何況他們是走投無路,并非心甘情愿。
和當年曹操遇到劉備來投時一樣,郭嘉程昱都有與王猛類似的話,勸早殺劉備。
但曹操說:
“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三國志·武帝紀》
苻堅的回答也如出一轍:
吾方收攬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殺之!且其始來,吾已推誠納之矣。匹夫猶不棄言,況萬乘乎!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二》
其實對于君主來說,這種情況是最糾結的,殺吧?容易失民心。不殺吧?就像拿到一張好牌,卻只能看不能用。
劉備更是前車之鑒,前腳兩人還在煮酒論英雄,后腳就奪了曹操的徐州。
慕容垂也是當世名將,如果有一天派其領兵,他直接帶人回燕地了,怎么辦?
06
郭嘉程昱,勸殺劉備沒有成功,便再沒有動作。
王猛卻比他們毒辣:得,我自己動手吧。
慕容垂奔秦不久,前秦就派人向前燕索要之前答應的虎牢以西土地。
慕容評卻耍起賴來,將責任全部推給當初求援的使者,拒絕交付土地。
這正中苻堅的下懷,于是“大怒”,派王猛統兵3萬討伐前燕。
王猛認為伐燕需要一個熟悉地理的向導,便請求派遣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參與軍事。
臨行前,王猛造訪慕容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非常自然地說:
“今當遠別,卿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
慕容垂便將腰間佩戴的金刀送給王猛。
拿到金刀后,王猛買通了慕容垂的親信金熙,假裝信使,帶著金刀找到慕容令,假傳口訊:
吾父子來此,以逃死也。今王猛疾人如仇,讒毀日深;秦王雖外相厚善,其心難知。丈夫逃死而卒不免,將為天下笑。吾聞東朝比來始更悔悟,主、后相尤。吾今還東,故遣告汝;吾已行矣,便可速發。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二》
大姨說:我們父子到這里,是為了逃避殺害。如今王猛忌憚、記恨你我父子,而秦王雖然外表親厚,但實在不知道他的內心想法。如此,你我在這里還是兇多吉少。我國已經對你我出奔的事有所悔悟,我如今已經回國,特派人來跟你說,你也馬上歸國,否則后果難測。
慕容令還是非常有頭腦的,不相信。
但奈何當時通信被阻,雙方無法取得聯系。
猶豫幾天后,慕容令選擇逃跑。
隨后,?王猛將這一消息公開,使得慕容垂在得知兒子叛逃的消息后,也倉促出逃。
結果剛逃到陜西藍田,就被抓住。
07
至此,王猛的整個局終于拼湊完整:
慕容令陣前投敵,慕容垂陰謀叛逃被抓,證據確鑿。
憑借這些證據,足以制慕容垂于死地。
但王猛還是低估了自家領導的“愛才之心”。
苻堅對慕容垂說:“你是你,你兒子是你兒子”,竟然把慕容垂給放了。
王猛也只能作罷。
不過,不讓慕容垂再接觸軍事。
此后,慕容垂被王猛按在京兆尹的位置上,一待就是13年,直到淝水之戰爆發。
而慕容令逃回前燕后,燕人懷疑慕容令為反間。
370年四月,王猛再次領兵6萬攻打前燕。
慕容令知道自己被前燕猜忌,終不能幸免,于五月起兵反叛,然后再次因被好弟弟慕容鱗的告密,被殺。
07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刀計,與漢武帝的推恩令,被后人稱無解的千古“陽謀”。
可謂是教科書級別了。
但金刀計成功前提是:
慕容垂是敵國投降的統帥。
王猛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以慕容垂無論怎么應,都無法逃脫王猛設下的圈套。
因為慕容垂的實力不足以和王猛打擂臺。
要征調慕容令,慕容垂不能拒絕;
王猛找他喝酒,他只能款待;
王猛“睹物思人”,他不敢不給;
從頭到尾沒有什么斗智斗勇,就是單方面碾壓。
實力之下,一切權謀都是蒼白無力的。
慕容垂在王猛面前無能為力。
王猛也一樣,苻堅決定既往不咎時,他也無能為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