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組織師生赴岷縣進行實踐教學。期間在二郎山花兒舉行了研學活動,旨在讓學生深入通過實地考察和體驗了解“花兒”這種民間藝術形式,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民間藝術的傳承中來,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本次活動也體現了高等教育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先進理念,同時也凸顯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在當代學術領域的重要性。此次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地研究機會,也為岷縣花兒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文化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岷縣花兒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其傳播模式和文化內涵值得深入研究。學生通過實地考察,直觀地感受花兒藝術在本土語境中的傳播效果,了解岷縣花兒在推動地方文化認同當中的重要作用。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傳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為今后的學術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此次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新媒體環境中如何傳播和發展的絕佳機會。通過組織互動環節,讓學生嘗試學習和演唱“花兒”,體驗其藝術魅力。學生們可以思考如何保護和傳承岷縣花兒,如何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傳播方式,以吸引更廣泛的受眾群體。與此同時,這種思考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和創新能力。
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來看,岷縣花兒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其存在和發展與當地的經濟形態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學生們通過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的方法,探究岷縣花兒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適應與轉型,以及岷縣花兒在維系社會關系和文化認同中的作用。
總的來說,岷縣花兒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價值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焦點,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組織的這次岷縣花兒研學活動,是一次理論與實踐深度結合的學術探索,有助于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改革原本實踐教學模式,為高校教育模式及創新理念提供可行性發展路徑及借鑒意義,為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和創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做出重要突破,同時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開辟新的途徑。
作者:豐義爽 杜云
指導老師:朱君毅
(本文為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2024年暑期岷縣實踐教學團隊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