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你被淘汰了。
這句金句,來自前幾年馬東在主持央視的某檔選秀節目時的臺詞。
本來叨主是想用這句話送給宗馥莉,以說明職場的爭斗,以及創二代的結局,但是當碼完這句話的時候,事情出現了大反轉!
各位主子好,每周一叨,理性開炮,我是叨主周一叨。
宗小姐的事,之所以令人如此關注,是因為其涉及的不僅僅是創二代與員老們之爭,更是新人與老人,新老板與舊團隊,民營與國資,創新與守舊之間的博弈。
所以,你看到了不同觀點,不同角度的解讀。
有人說,娃哈哈官方未回應、辭職這件事真假未知;
有人說,是宗小姐不懂人情世故,大膽改革創新,引起了員老派的不滿;
有人說,宗小姐控制了娃哈哈上下游90%的產業鏈,即便離職也底氣十足;
有人說,為了新水線的設立,她涉及侵吞國有資產;
更有人甚至有夸張的,已經把各種宮斗戲碼都給腦補出來了,說精彩程度不亞于一部《甄嬛傳》。
其實叨主認為,這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而這才是埋下隱患的根本。
從近期看,
一方面是,按規定,人去世后是不能擔任法人的,但宗老去世至今150天了,所有法人主體并未變更為宗馥莉,這就證明了其過程必有難以言說的隱情。
一方面是,宗小姐在一檔采訪節目中表示:“自己是員工,也是老板”。這句話也說明了,宗小姐所認為的理所當然的繼承權和不容分說的權威性。
這句話,被放大后,難免不會讓那些陪宗老創業至今的持股老臣們,心生芥蒂。
同時,再加上一線員工所透露的宗小姐對娃哈哈未來發展的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定會刺痛一些人的利益,
所以,反對之聲,爭斗之勢,必然難免。
從遠期看,
二十多年前的“達娃之爭”,也為此埋下長遠的“禍患”。
達娃之爭被稱為改革開放30年來影響最大的國際商戰,從雙方企業的掌門人,到中法兩國元首都參與到這場商戰中。29場訴訟戰役背后,達能與娃哈哈為中國企業家上演了一場經典商戰案例。
過程長達13年,可謂相當復雜,有感興趣的主子可自行搜索了解詳情,叨主只說結論:
最終,在中外法院和仲裁機構的裁決中,娃哈哈獲得全面勝利。2009年9月,在中法兩國高層協調下,“達娃之爭”以和解結束,達能同意將合資公司51%的股份,出售給中方合資伙伴。
而這51%股份中的46%,當時就給到了國資。
即,現在大家從娃哈哈集團的股權結構中看到的最大股東,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而對上市目標的分岐,或正是此事爆發的根本原因。
雖然宗慶后堅持娃哈哈不上市不融資,但宗馥莉并不這樣認為。
但娃哈哈想上市,就可能面臨股權調整,以及公司改革等一系列問題。一不小心,容易傷到原有管理層和員工的利益。
不過,幸運的是,今天一覺醒來,故事出現了反轉。
直到昨晚,娃哈哈發表官方聲明,表示經過協商,宗馥莉決定繼續履行相關職責。這件事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這次反轉,或許是某方因為民間對民族品牌的保護的呼聲太高,或許是礙于娃哈哈未來穩續的發展,或許是緣于更高力量的調和。
但不管怎樣,從商業角度來說,股權結構的設置,對娃哈哈的管理和經營,以及未來的發展來說,仍存一定變局。
畢竟,從叨主從事的房地產經驗來看,只有創始人股權占相當比例,創二代才能順利從上一代手里接棒,并保持穩定發展。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新城控股,2019年,當董事長王振華深陷猥褻兒童輿論危機時,其接班人王曉松能順利接棒,并快速扭轉局面,就是得益于其父對新城控股絕對的控制權。
同樣的創二代還有,碧桂園的楊惠妍,合生創展的朱榕榕,弘陽地產的曾俊凱等。
記得某位商業大咖說過,商業是貪婪的,是永遠趨利的,在利益面前,什么伙伴情義,什么家族傳承,什么民族保護,都將一文不值。
無論怎樣,當下宗馥莉終歸是贏了,在此,叨主希望娃哈哈能在宗馥莉的帶領下開創全新的局面,并能一如既往的像宗老一樣:
守護好“娃哈哈”這個中國幾代人的記憶,守護好中國為數不多的民族品牌。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