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我們終于可以把生活費給家里寄回去了,過去一年的辛苦也值得了。”2024年6月,在泰順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和泰順縣人民法院法官的見證下,黎某某、陳某某終于拿回了自己被拖欠的7萬余元工資。
2023年到2024年期間,黎某某、陳某某經人介紹來到董某某承包的工程項目中從事挖掘機作業。待工程結束二人離開工地時,董某某僅支付二人部分工資,未全部結清,在多次催討后,董某某還是不愿意支付余下工資款。
無奈之下,黎某某、陳某某只能到泰順縣勞動監察部門尋求幫助。在泰順縣勞動監察部門和法律援助律師的幫助下,2024年3月7日,雙方簽署了《調解協議書》,董某某承諾在3月底前支付工資。二人本以為終于能夠拿到工資,但此后董某某卻遲遲未履行協議書內容,甚至失聯導致案件辦理陷入了困境。
2024年6月5日,案件線索被移送到“泰檢背包客”的手中,檢察官了解到二人都是外省來泰務工人員,常年靠務工維持生計,文化程度較低,維權能力較弱,于是主動上門?!澳銈冞@種情況,是可以向我們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的。”“泰檢背包客”的話讓二人找到了新的維權途徑。
明明已經達成調解的合意,為何遲遲不履行支付的義務?帶著疑問,“泰檢背包客”迅速開展調查。通過承辦法官,“泰檢背包客”聯系上了董某某,原來,董某某遲遲不肯支付工資的原因在于雙方對于加班費的爭議。
找準問題癥結所在,才能解開群眾心結?!疤z背包客”針對欠薪事實、加班時薪、勞務市場價格等問題進行仔細審查,并向雙方調取相應的證據。最終,在“泰檢背包客”多次耐心細致的釋法說理下,雙方在承辦法官的見證下達成和解,董某某當場結清工資。
解“薪”愁才能護民生,泰順縣人民檢察院抓住民心所向、民生所急,充分發揮運用“服務背上門、履職到基層,群眾不跑腿、監督不缺位,案件當地結、矛盾當地解”的“背包檢察”工作方法,今年以來,以支持起訴為“小切口”化解矛盾糾紛6起,幫助8名農民工追回工資款17萬余元,最大程度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供稿:泗溪檢察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