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大家
每個月最開心的日子是哪天
發工資那天一定榜上有名
但是近日
市民范女士和王女士
卻因工資之事愁眉不展
兩人在同一家運動館工作
最近,兩人發現
她們的薪資不僅與預期相差甚遠
討薪過程中
更是遭遇證據不足的難題
勞動者該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記者對此展開采訪了解
范女士告訴記者,今年5月20日,她入職到寧夏拾光體育俱樂部有限公司,并于5月23日與館方簽訂一份勞務合同。
記者在這份合同中看到,對于勞務報酬約定為: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乙方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甲方每月15日以貨幣形式足額支付乙方工資;如乙方未按規定完成工作任務,則按甲方規定給予一定的處分。試用期三個月,工資為底薪1500元+績效1500元,轉正后甲方依據乙方在實習期間的業績及考核適當調整工資,在實習期間如乙方自主提出辭退則扣除半個月工資。
但是范女士表示,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對方還曾口頭約定有200元的全勤;且面試時工作內容為網絡推廣員,但實際工作中,她不僅要做網絡推廣、視頻剪輯、公眾號運營、海報設計,還要承擔前臺接待、招生等任務。
后來因為看到該館老板欠薪的相關信息,所以才于6月10日提出辭職。總共工作二十天,薪資算下來只有300元。
“離職前老板說我交代的工作都完成了,怎么突然就扣光績效?按當初約定的薪酬,即便有合理的扣款,也差不多有一千多元,300塊錢實在接受不了,等于一天就15塊錢。
范女士說。
有同樣遭遇的還有王女士。
去年12月7日她入職該運動館,面試時約定第一個月工資3600元,第二個月4200元,工作內容包括海報制作、活動籌備、衛生打掃、前臺收銀等。
可到今年1月20日發放工資時,她僅收到1500元。
“扣除了績效和全勤,招生任務扣了500元,但是這些扣款沒有提供任何明文規定或簽字確認依據,具體原因老板也未告知?!?/blockquote>更讓王女士無奈的是,館方并未與其簽訂合同、未繳納社保,工作都是通過微信溝通。
她申請勞動仲裁后,因證據不足且館方負責人缺席,訴求未獲支持,且未在規定期限內起訴,維權陷入僵局。
為了進一步核實情況,記者也來到了這家運動場館,現場工作人員稱負責人無法到場。
記者多次撥打合同預留及王女士提供的聯系方式,均無人接聽,微信電話也未接通。
隨后,記者也將相應情況反映給了興慶區勞動仲裁委。工作人員介紹,王女士已申請仲裁,但因證據不足、場館負責人仲裁缺席,無法確認勞動關系,訴求未獲支持。
對于范女士,其簽訂的勞務合同部分條款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建議通過勞動仲裁或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維權。
對此,寧夏言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陳莉也表示,從法律層面來看,范女士簽訂的合同雖然名為勞務合同,但內容和實際用工關系均符合勞動合同特征,應認定為勞動關系。
合同中約定的三個月試用期明顯違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用工期限一年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超期部分需按正常工資標準支付。
同時,工資標準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若低于該標準,企業需按最低工資補足;繳納社保是企業的法定義務,自用工當月起就應依法繳納。
此外,企業不得隨意克扣員工工資,只有在員工因重大失誤造成經濟損失或違反法定情形時,才可依法約定違約金。
對于維權途徑,范女士可通過勞動仲裁或法院起訴索要工資;而王女士因錯過仲裁后的15天起訴期限,維權難度已大幅增加。
律師特別強調,勞動者在維權時務必留存關鍵證據,如書面勞動合同、考勤記錄、工資流水等,這是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前提。
記者:昂瑩瑩 王浩南
編輯:王瑜婧
審核:申亮
監制: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