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09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李佳琦和小楊哥又翻車了。近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在微博再度發聲,死磕兩個直播大咖李佳琦和小楊哥。并公布去年8月份,消費者在直播間購買的和田玉為假和田玉,出具鑒定證書的公司被罰款10萬。但李佳琦公司目前仍拒不承認售賣假和田玉。真假和田玉紛爭已經快一年了,這批和田玉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7月17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又出手了,其在個人微博發布了一條長微博,稱“李佳琦和瘋狂小楊哥用假鑒定證書賣假和田玉欺騙消費者坐實了,出假鑒定證書者被罰10萬?!?/p>
事情要從去年8月份開始說起,8月16日,有消費者從瘋狂小楊哥直播間購買了李佳琦同款和田玉手鏈。有消費者發現購買的和田玉手鏈重量為40克,而附帶的鑒定證書標注為20克。王海稱,他核對了幾十名買家的證書,發現重量都是一致的。
這就涉及到珠寶玉器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套證”。也就是說,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書只針對一款產品的某個具體產品,但是卻把這個鑒定證書大量復印,配備給大批玉器使用。
但是不管是珠寶還是玉器,都是一個重量敏感型行業。玉器因為天然密度和加工精度不同,會帶來同款產品重量千差萬別,不可能做到重量一致。如果消費者到手后不去與其他買家比對,也就不會發現問題。但王海核對了幾十個買家的產品,這才發現了漏洞。
據了解,對這款產品出具鑒定證書的是深國監(深圳)珠寶玉石質量檢測檢驗中心。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因該公司出具假鑒定書,已對其罰款1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000元,對法人罰款3萬元。
違法所得1000元,那就不可能對直播間賣出的所有和田玉手鏈進行鑒定。通過企查查查詢發現,該公司于7月12日被罰款10萬,沒收違法所得。
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也查到了該檢測公司被處罰的信息。如此說來,套證是實錘了。
王海認為,小楊哥和李佳琦直播間公然售賣假和田玉,應當給買家退一賠三。
但是,李佳琦所在的MCN機構美腕公司并不認同,于王海發微博同日也發了一則聲明。聲明措辭強硬,將“假和田玉”的說法定性為謠言。美腕聲稱,直播間所售和田玉手鏈經過檢測,符合珠寶玉石2017年國標。被質疑后,又送檢了一次,還是符合國標。
作為涉事的供應鏈鴛鴦金樓早在去年也已經發聲,聲稱該產品符合2017年珠寶國標的檢測標準,是和田玉手鏈。而王海誤導消費者套用2020年國標送檢,但是2020年國標非強制標準。
鴛鴦金樓的聲明中還提到“個別人涉嫌巨額敲詐行為,我司已報警”。
目前,小楊哥對該事件尚未發聲。
所以,直播間所售和田玉手鏈到底是真是假,可能就要由引用行業標準來判定了。
2017國標和2020國標最大的區別就是成分含量的界定。套用2017國標,李佳琦和小楊哥直播間賣的玉石可以認定為和田玉,但是套用2020國標,就達不到標準。問題是,2020年國標不是一個強制標準。
這就是玉石行業的特點,價格不透明,消費者和賣家信息不透明,非專業人士無法鑒定真偽,質量沒有辦法把控。
大主播將玉石價格虛標,再配個鑒定證書或者收藏證書,一頓賣點輸出。作為消費者,很難做出判斷,只能基于對主播的信任來下單。但是,即便是帶貨的主播,也并不一定對其帶貨的玉石有質量方面的掌控。
而實際上,真假的鑒定,是不是套證,消費者很難判斷,或者說,追償的成本很高。319塊錢的和田玉項鏈,又有多少人去找權威機構鑒定,去找主播索賠呢?
玩玉石有門檻,購買需謹慎。你想在直播間薅大主播羊毛,大主播也想薅玉石小白的羊毛。普通人盤玉石,先掌握行業知識和鑒別真偽的渠道,再下手。至于怎么掌握,觀察君也是小白,等交點學費研究出來眉目了再來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