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應該是全國最委屈的省會城市了吧!
別的地方,特別是內陸省份都是鉚足了勁的建設省會,支持省會城市的發展,省會城市不強就吞并周邊的小弟。
而武漢呢?不僅沒吞并周邊小弟,還帶著小弟一起飛,但卻在網上落得個“吸血”的罪名,甚至經常被省內網友抹黑。
經常看到有網友說武漢是靠吸血發展起來,不是說武漢搶了湖北省其他城市的發展資源,就是說武漢想吞并哪里哪里,甚至還說武漢是舉全省之力打造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從半壁江山,到鐵三角
在湖北,武漢壓根不存在吸血的情況,更不存在一城獨大的情況。
因為在漢口開埠之前,漢口就是國內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民國時期更是與大上海齊名。建國后武漢的整體經濟實力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在成為湖北省會城市的時候,武漢在整個湖北的占比特別高,說半壁江山都不為過。
而那個時候,湖北除了武漢,其他城市都發展不好,武漢周邊的城市除了黃石有礦產資源,其他的要么本身資源就匱乏,要么地理位置不好,發展遲緩。
當時國家的重點是沿海城市,內陸城市并沒有很好的發展資源和條件,自然無法像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孕育出多個經濟強市。
但是湖北并沒有放棄這些城市,更沒有讓其他城市給武漢輸血,相反在構建交通的時候盡量照顧每座城市,不僅建了武漢通往各個地級市的城鐵,還在鄂西北打造兩個副中心,與武漢形成三角關系。
其實仔細對比你會發現,不管是四川陜西,還是湖南河南,別人都是省會城市遙遙領先周邊城市,除了省會其他城市經濟都不行。但是湖北不僅有武漢,也有宜昌和襄陽,且在中部城市排名中,前十湖北就有3個。
而目前武漢dgp只占湖北省30%多,已經遠遠低于以前的比重,這就說明武漢并非一城獨大,也并不是靠吸血其他城市發展起來的。
打造都市圈,共同富裕
其實,武漢不僅不存在吸血,還在給周邊城市瘋狂輸血,比如打造武漢都市圈。
很多人說武漢1+8都市圈就是空話,還調侃說這是武漢和它的8個充電寶,但現實是武漢有很多產業已經外溢到鄂州、孝感、洪湖。并且武漢和鄂州不僅融城了,甚至連武漢地鐵都開到了鄂州。
如果武漢真的走一城獨大的路線,光谷就不會一路向東,更不會與葛店牽手,更不會有今天以左嶺和葛店為核心的武漢新城。
如果武漢真的不照顧其他周邊城市,經開就不會和洪湖共建新灘經合區,孝感那邊也不會有那么多武漢開頭的企業。
而目前武漢正在切實地履行自己老大哥的職責,積極推動以武鄂黃黃為中心的都市圈,帶動周邊的小弟一起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這幾年鄂州的發展大家應該是實打實看得到的,這就說明武漢其實一直在盡自己有限的能力,在幫扶周邊城市。
我們不能因為老家城市發展緩慢,而看不見武漢對周邊城市的照顧,甚至說武漢吸血。
最后想說,隨著交通越來越便捷、教育的普及,人口流入大城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必然導致很多小城市出現人口老齡化、城鎮空心化、企業外逃、經濟發展緩慢等一系列情況。
而湖北正是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所以并沒有走強省會的道路,而是將資源合理的分給各個城市,這才有了現在的宜昌、襄陽,以及武鄂黃黃。
小編能理解大家看到家鄉城市發展緩慢、人口老齡化時的辛酸和無奈,但如果把這些都歸咎武漢"一城獨大"確實不合理。
畢竟湖北是內陸省份,比不了沿海的省份,自然無法讓所有的城市都發展得很好,但在有限的范圍內,讓武漢周邊的城市,以及鄂西的城市免空心化,或許才是最好的結果。
希望湖北所有的城市都能發展的越來越好,也希望每個在武漢生活的人都能真正的接納這個城市,而不是在網上謾罵和詆毀,把武漢描繪出“吸血鬼”,忘了武漢的付出。
編輯:筱莜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