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2699 字,時長約6分鐘
· 本文來源:劉勝軍大局觀(劉勝軍微財經出品)
我是劉勝軍,關注我,擁抱“大歷史觀”和“政治經濟學”,走出“大變局抑郁癥”。
最近一段時間,A股再度跌破3000點,凸顯市場信心依然脆弱。其中,“1元退市”等規則加劇了市場恐慌性下跌。
為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面值退市制度于2006年開始被深交所引入。2020年12月滬深交易所對相關規則進行了修改:一是將價格基準從股票面值修改為1元人民幣;二是因觸及包含股價退市指標在內的交易類指標而終止上市的公司股票,不適用退市整理期的規定。2023年有45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流程,其中股價低于面值的多達13家。
必須承認,這一規則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加速資本市場的新陳代謝。但實踐證明,這一規則過于簡單化和一刀切,既脫離了中國股市的發展階段,也脫離了中國現階段宏觀經濟轉型期的特殊性,造成了諸多不合理。
這一規則屬于“舶來品”,從納斯達克學來的。這種規則的邏輯是:一家公司股票長時間低于面值,表明市場對其喪失信心、公司喪失投資價值,理應及時清退。
但是,影響價格的因素是復雜的,既有公司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不可控因素。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刀切,無疑是不公平的,不僅誤殺一批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讓無數投資者無辜躺槍。
如果股價低于面值,主要是外部不可控因素導致的,公司基本面并未發生大的變化,此時就不應犯“教條主義”錯誤。
我們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途牛旅游”為例說明這一點:
——2020年5月,因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買入價1美元,途牛收到納斯達克通知函。根據納斯達克規則,途牛有90天時間進行自救以改變其股價。
——途牛隨后宣布與凱撒旅業展開合作,京東則將其下屬公司持有的全部途牛股份轉讓給凱撒集團,三方“抱團”,共同發展旅游業務。途牛在一個月后便重新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退市危機解除。
——2022年,納斯達克又兩次下發退市警告函給途牛旅游。途牛旅游兩度將股價艱難拉上1美元的安全線。
——截至2024年6月25日,途牛股價又跌到了0.88美元。但公司仍未退市。
與納斯達克的“通情達理”相比,A股的1元退市規則顯得過于一刀切和簡單化:
1、近年來,國內外環境發生劇烈變化,很多公司遇到經營困難情有可原,強制退市太不合理。例如,由于疫情三年的影響,一些公司收入銳減,但可能在疫情后逐步恢復;由于房地產行業的停擺,一些房地產上下游公司可能因為房企爆雷而產生大量應收賬款,也是情非得已;由于地方政府財政普遍困難,一些上市公司暫時無法收回地方政府欠款(地方政府的難言之隱)......在這些情況下,這些上市公司不是“僵尸空殼”和“害群之馬”,而是躺槍的“受害者”,規則不應對受害者補刀,這是常識。
“房企茅臺”萬科A尚且如此暴跌
2、單一的股價指標不科學,難以準確衡量上市公司本身的質量:最典型的是包鋼股份(600010),最近股價跌至1.41元,但公司市值還高達640億元。包鋼股份一直以大盤藍籌股著稱,在過去四年時間內,業績基本上處于正向收益的表現。難道這樣的公司真的是必須淘汰的垃圾嗎?市值百億的重慶鋼鐵(601005)最近股價也跌到了1元附近。6月26日,距離1元退市紅線僅差5分錢,市值400多億元的民航巨頭海航控股也站在了退市懸崖邊緣。
3、有很多周期性行業(航運、石油、造船、大宗商品等),股價會出現過山車,今天的垃圾股幾年后可能成為大牛股。例如中遠海控(601919)在2008年次貸危機前一度達到68.4元高位,隨后暴跌至最低2.68元,如今價格在15元左右。
4、面對僵化的“1元退市”規則,一旦公司股價跌到2元的低位,很容易引發恐慌情緒,導致市場“非理性殺跌”,結果導致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雙輸的悲劇。
“1美元退市規則”,是基于成熟市場和“有效市場”的重要前提。中國股市發展階段和法治環境有很大差異。“一刀切1元退市”,看似是將退市決定權徹底交給投資者,實際上卻是忽視市場內在缺陷、將“去行政化”與“市場化”簡單等同。在宏觀環境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階段,這一缺陷無疑會被進一步放大。
截至6月17日收盤,股價低于2元的多達211只。其中,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影響的房地產、建材、建筑裝飾、鋼鐵等“地產基建類”,或受地方政府欠債影響的公司為數甚多。
面對一些上市公司被誤殺、無數投資者被躺槍,對“面值退市”規則的質疑聲音不斷增加。
此外,在類似于當前的股市低迷期,“1元退市規則”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情緒,不利于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和信心的“大局”。
筆者認為,從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和不確定性上升的實際出發,“1元退市”規則應該優化。建議:
1、在市場信心低迷的特殊階段,監管部門應對“1元退市規則”暫停實施或至少進行調整優化,以降低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
2、對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改變、仍存在持續經營能力、主營業務健康的公司,應豁免1元退市或給予較長的寬限期;
3、對因重大外部環境(如國際局勢、大流行病、政策突變)等不可抗力引發經營困難的公司,應給予合理的寬限期;
4、對觸發“1元退市”的公司,應給予至少90天的“自救期限”;
5、“1元退市”規則,應結合公司市值、利潤、同行業橫向比較等因素進行優化;
6、從中國股市的發展階段和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出發,退市應以欺詐造假等嚴重違法為主要標準,應縮小“1元退市”適用范圍,打擊面不應過大。
這些建議肯定是不完善的,有些可操作性還不夠,但可以成為反思和討論的起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很多舶來的政策能否在中國行之有效,存在一個試錯的過程。一些政策實施的效果與當初設想不一致,這完全可以理解。一些規則原本合理,但在環境突然變化時就可能需要調整了,否則就會落入教條主義的陷阱。
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優化,才是科學的路徑。監管部門不要擔心“主觀判斷”引發爭議——只要保持決策透明度,“我心光明”,歡迎社會監督,陽光是最好的警察,公道自在人心。
監管部門應該牢記兩點:
第一,保護投資者利益才是制定規則的初心,如果一個規則讓投資者躺槍,就應該修訂或廢止;
第二,一個不冤枉好人的規則才是合理的規則。一些上市公司沒有過錯也沒有重大經營變化,只是不可控因素導致階段性困難,不應被誤殺。
第三,面對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加速演進,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是當前的“國之大者”,而資本市場是重要一環。
劉勝軍@終南山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
政治經濟學+大歷史觀
2014 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
劉勝軍微財經創始人
致公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首席專家
著有《下一個十年》
山東·菏澤·定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