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曝光的捐款名單中可以看到,國內的頭部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企業已捐款上億元。
文| 福建澤良律師事務所 原創
最近在雨水的肆虐下,全國人民心系河南洪災,自發捐錢捐物資支援,許多企業也伸出援手,協助全民抗災。
老牌企業「鴻星爾克」著實憑此火了一把。
(鴻星爾克官方微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胸懷家國的企業家、個人慷慨解囊,或捐資,或捐物,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生活。
但其實捐贈不只是簡單的打錢而已,背后相關的涉稅事項也需嚴謹注意。
捐贈渠道很重要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民政部關于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
財政部公告2020年第27號“企業或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用于符合法律規定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準予按稅法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之規定。
只有通過規定渠道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才能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可什么是公益性社會組織呢?
文件規定了“為方便納稅主體查詢,省級以上財政、稅務、民政部門應當及時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具備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名單公告。企業或個人可通過上述渠道查詢社會組織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及有效期”。
所以挑選一個合規的捐贈渠道是稅前扣除的前提。
知曉扣除限額
2017年修訂的《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各企業主在捐贈前可以結合當年的經營情況來確定捐贈的金額,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可以據實扣除。當然,從準予結轉以后3年內扣除的規定來看,稅法還是鼓勵大家慷慨解囊的。
以上是一般情況下的“限額扣除”,還有一些特殊情況適用“全額扣除”。
?1、2020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企業或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現金和物品,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
?2、2019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目標脫貧地區的扶貧捐贈支出,可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據實扣除。
?3、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贊助、捐贈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測試賽的資金、物資、服務支出或個人捐贈的資金、物資可在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值得提醒的是,接受的貨幣性資產捐贈,以實際收到的金額確認捐贈額。接受的非貨幣性資產捐贈,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捐贈額。
要取得票據
實務中,有的企業發生了公益性捐贈支出卻沒有取得合規的票據,比如拿銀行轉賬憑證入賬,這可能會存在涉稅風險。
捐贈票據是捐贈人對外捐贈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申請捐贈款項稅前扣除的有效憑證。捐贈人可要求被捐贈人開具正確的捐贈票據,并據以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鴻星爾克的爆紅,讓我們更能看到接力傳遞的力量,中國人團結一心的力量。企業通過公益捐贈為社會貢獻光與熱,網友則匯聚溫暖“野性”支持,更多的人為同舟共濟付出行動,鴻星爾克爆火引出的正能量還在源源不斷地傳遞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