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客多(系統寫作計劃發起人,代表作有《曾國藩心學》《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曾國藩馭人術:用最簡單的方法駕馭人心》《曾國藩權謀術:亂世可成梟雄,盛世可為富商》《曾國藩的社交謀略》《王陽明心學實戰》《王陽明心學:一切成功,從事上練開始》等等)
洪秀全只比曾國藩小3歲,因此,他們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相差不大。
無論是洪秀全,還是曾國藩,他們所做的事業,都很偉大,一個要改天換地,自己當皇帝,一個要捍衛清朝腐朽的政權,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實現清朝的中興局面。
兩人的目標,都是為了讓天下太平,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因此,兩人的目標也是一致的。
洪秀全為何不敵曾國藩,被曾國藩領導的湘軍消滅呢?
從兩人的家庭教育方式來看,早已注定洪秀全不是曾國藩的對手。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真的很大。
一、曾國藩的家庭教育。
曾國藩能取得成功,與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曾國藩的家庭并不算富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雖然積攢了一些田產,但由于家庭人口很多,過得并不富裕。
曾國藩的祖父雖然不會識文斷字,但十分重視教育,不僅讓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讀書,也讓自己的孫子們讀書。
曾國藩從小就跟隨父親讀書,他8歲的時候,就讀完了“五經”,即“詩書禮易春秋”,9歲就開始寫八股文。
在古代,讀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然后進入仕途,當然,也可以像洪秀全一樣謀反,自己當皇帝。
無論選擇什么樣的道路,都必須學一點文化,比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謀反,也是一生都在學習。
曾國藩的運氣并不好,他在參加科舉考試的路上,多次名落孫山,即使考秀才,也是考了7次后才考中,他的父親更悲催,考了17次才考取秀才。
曾國藩父子能堅持如此長時間參加考試,與他們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一是家庭沒有任何怨言,全力支持。
在封建社會,讀書的成本非常高。曾國藩父子屢次不中,花費家中無數錢財,但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從來沒有一句責怪的話,無論多苦多累,都支持曾國藩父子讀書。
曾國藩每次落榜時,很沮喪,父親曾麟書就安慰和開導他,并以自己為例進行以身說教,認為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有所收獲。
一個沒有怨言,永遠樂觀的家庭,能給予子女無窮無盡的力量。這在曾國藩的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二是家庭幫助曾國藩扛住壓力。
曾國藩與父親在科舉場上屢次受挫后,成為鄉間的笑話,總有人指桑罵槐對他們進行嘲笑。
曾國藩的祖父、父親對此毫不在意,并且安慰曾國藩,只要自己努力,能做到無怨無悔就好,別人的看法不值一提。
后來,曾國藩對祖父的教育方式十分推崇,并將祖父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段話,寫給弟弟們,要他們照做。
這段話的原話: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勇敢面對困難,要能自立、自強,這是曾國藩的家庭對他的教育。
正是從家庭的鼓勵和溫暖中,讓曾國藩在后來的人生中,產生了無窮無盡的力量,敢于面對一切,不怕他人的壓制和譏笑。
那么,洪秀全的家庭教育是什么狀況呢?
二、洪秀全的家庭教育方式。
洪秀全所干的事業,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業,可他為何在事業沒有取得成功的時候,就變得驕奢荒誕、毫無斗志了呢?
與他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洪秀全的家庭,在當時還是相當不錯的。
洪秀全的祖先,是南宋名臣洪皓,這比曾國藩強,曾國藩的祖上,完全是世世代代的農民。
洪秀全的父親名叫洪鏡揚,是周圍幾個村的保正。在清朝,保正雖然是未入流的官員,但卻是基層威望很高的人,很是受人尊重。
正是因為洪秀全的父親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的家庭還是很殷實的,這也讓洪秀全能從小得以在村中的私塾讀書。
洪秀全天資聰明,資質從小就比家中的其他人強,因此,家庭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依靠他來光耀門楣。
當然,后來洪秀全成為天王,確實也光宗耀祖了,只不過時間很短,還把整個家族帶向地獄。
洪秀全后來的變化,與他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一是不能容忍洪秀全的失敗。
洪秀全雖然聰明伶俐,但他并沒有給洪家帶來榮耀,從14歲開始,洪秀全先后4次參加考秀才,都未能考中。
這不僅讓洪秀全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也讓自己的家庭對他產生了懷疑,懷疑洪秀全能否給家族帶來榮耀。
這也是洪秀全還沒有革命成功,就迫不及待要當皇帝的原因,他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失敗者,是一個成功人士。
二是缺乏家庭的鼓勵,讓洪秀全有了自卑心理。
洪秀全多次落榜后,他已經25歲了,這在當時,年齡已經不小了。
面對洪秀全遭受的挫折,他的家庭并沒有像曾國藩的家庭一樣,對他進行鼓勵,而是對他進行嘲諷和壓制。
家庭的態度,讓洪秀全產生了自卑心理。
這樣的自卑心理,伴隨洪秀全的一生,成為天王后,為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和權勢,他大肆修建宮殿,并不斷冊封后宮嬪妃,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自卑也會讓一個人變得多疑,正是因為洪秀全對下屬不信任,常常多疑善變,從而引起下屬互相不信任,最終發生了內訌,讓太平天國從此走向下坡路,最后被曾國藩消滅。
從家庭教育的方式來看,曾國藩的家庭教育顯然要優于洪秀全的家庭。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成長,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要想孩子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遇事能自立、不自卑,還是建議向曾國藩的家庭學習。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主要陣地,千萬不要把陣地弄丟了。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太平天國》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