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投行,不同的金融
7月26日,一則53秒的小視頻火遍全網,“三中一華”里的某一“中”不幸背鍋。
視頻里,一名自稱是985大一新生的年輕人開著保時捷前往某投行,上午十點打卡上班,準備下班后去打高爾夫球,完全符合大家對投行精英的刻板印象。
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工作氛圍中,這位“見習精英”在短短半天的工作時間內:
換了4套正裝。
甚至于,他還特意在廁所里把著裝效果自拍下來。
有懂行的撈女表示,西裝效果如何不好說,但拍照時“無意”露出來,始終位居C位的手表,大約相當于:
北京月壇地區金融民工一年的收入。
?。ㄋ^“窮玩車,富玩婊,Diao絲玩電腦”,不是沒有道理的)
毫無疑問,這位畢業于北京八一中學,以體育特長生身份被某985大學錄取的高水平武術運動員王翹楚,家庭條件戰勝了99.9999%的同齡人,完全犯不著刷流量賺錢。
但是王同學摁奈不住躁動的內心,與西楚霸王項羽一樣,患上了“不炫耀會死癥”。
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項王聞之,烹說者。
都說“人如其名”,王翹楚同學含量超標的“雄競”心理,可能就壞在了“個中翹楚”的名號上。
就是不知道傳聞中他那位中年得子、業已退休,且名字普通的父親,有沒有為此后悔?
十幾年前,王同學實習的這個城市剛剛舉辦了奧運會,當時的slogan是: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但現實生活里,同樣的世界里飄蕩的,全是不同的夢想。生活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例如有的人出生在羅馬,有的人出生是騾馬。
再例如,同樣是在金融圈里混飯吃,有的人開帕拉梅拉上班,西裝皮鞋配名表,10點上班打卡,下午約戰高爾夫,晚上有高質量的社交局。
但還有做題起家的金融人,他們清早從天通苑擠地鐵(因為整頓金融后,公司不報銷市內交通費了),8點鐘開晨會被push,上午耐心與客戶溝通改出新版方案,下午例會上被領導提點,轉身就抹干眼淚下項目,和客戶喝茶聊天打摜蛋,晚上再加班加點寫報告…
他們甚至于還要背負起污名化謾罵,承擔起金融圈整頓的后果。
難怪2025年的大學畢業季,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講席教授李峰在畢業典禮上說到:
一些人開始認為金融業毫無價值,因為金融似乎不是硬核科技,認為金融業是可有可無的交易成本;有些金融從業人員,包括我們的一些同學和校友,甚至產生職業羞恥感。
呵,這危言聳聽的話,可把前一類金融人士整懵了:
我也是金融人的一分子,我怎么感受不到羞恥?
?。ㄌ笥醒裕何乙彩撬娜f萬分之一,怎么就感受不到…)
呃,有沒有一種可能,在金融圈中,洋溢著自豪感的投行精英/投行實習精英只占了1%,他們主要負責自豪;而剩下99%的都是卑微的打工人,主要負責做事?
還是羅素說得好哇:
須知參差百態,才是世界的本源。
?千億董事長為何震怒?
王翹楚同學是不是天龍人,這似乎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因為在投行實習鍍金的才俊并不是少數,在業內根本不算新聞。
而且,被卷入漩渦的這家券商市值約1500億元,是公認的國內前三的投行,吸引青年才俊設法加入,實在是很尋常的事。
然鵝,讓我們從投行的視角,補充分析一個重要問題:
為什么王翹楚實習一天,事情就上了熱搜第一,甚至于公司董事長都被“震怒”?
表面上看,這是因為實習生把保密材料私自對外公開,違反了業內合規性要求。
例如該實習生發布的視頻中,共有中信建投三家客戶信息出現,包括“海柔創新項目”、“望圓科技先鋒項目”、“國能信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家頭部券商隨后給出的解釋是:
視頻內容涉及我司客戶敏感信息,違反了我司合規管理規定。目前,我司已責令該學生終止研學,并按照公司相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啟動問責程序。
但這解釋不了熱搜第一的現象。
說句難聽的,此次被外泄的三個項目中,某個項目已經中止上市,在也沒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更何況,券商內部出現合規性問題不是一處兩處,出現更嚴重的問題而被證監會問詢、處罰的多如牛毛。
這一次事情鬧得那么大,遠不只是泄露上市項目敏感信息那么簡單,而是因為王翹楚的筆記中,透露了中信建投在參與擬IPO公司上市過程中“打擦邊球”的痕跡。
我們先看王翹楚視頻中泄露的,某投行內部會議后做的筆記重點。
通常說來,投行的內部會議不同于花里胡哨的路演,而且時間很緊,一般都是把最重要的問題列在最前面說。
王公子視頻中透露出來的會議重點包括:
一,協議未上會,統一做一版收入、開票; 二,回簽的合同和發票要統一; 三,科環本部維保情況。
我來簡單說一說這是啥意思。
1,協議還沒有上會,現在做賬還來得及。咱就是說,趕緊麻利的把銷售收入重整一下,看看管理費能不能調整到研發,滿足科創板上市的科創屬性,或者滿足主板、創業板的成長性要求。
2,統一做一版收入,來個系統性的梳理。不要突兀地新增業務,不能“無中生友”。
3,做數據的過程中要注重細節,尤其是要注意回簽的合同要和發票對應起來。
4,維保是個筐,啥都能往里裝。這個合同還沒有續簽,去問問情況,是不是有空子可鉆。
這其中的大致邏輯,就以維保為例講講吧。
所謂維保,是指對設備、器材等進行檢查、試驗、修理、配裝、分級、回收等操作,主要包括維護和保養兩個方面。這是任何一個下項目的投行人都會接觸的實務。
在維保中寫“小作文”,并不是什么創新手法,而是傳統藝能。
例如2024年7月22日,上交所披露了3張罰單,指向了中信建投在保薦恒達智控IPO過程中存在研發費用核查不充分、函證程序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監管層書面報告中以典型的“三段式”,說明了該事項的問題所在。
上交所現場檢查發現,恒達智控項目運維部主要承擔非研發職能,2023 年恒達智控認定項目運維部的15 名全職研發人員均為項目經理,主要工作內容為客戶需求收集等項目售后維護,并負責請假、出差等部門業務的流程審批。 當年該15 名項目經理及2名分管中層管理人員的工資薪酬全額計入研發費用,涉及薪酬355.69萬元,占研發費用比例為 3.87%。 上交所認為,中信建投證券未能結合上述情況提高注意義務,未對上述人員工資薪酬計入恒達智控研發費用的合理性及相關依據進行審慎核查,保薦工作底稿中相關核查記錄不充分。
恒達智控把負責項目售后運維(屬于維保)的人員薪酬,記入了研發費用,這操作手法,是不是和王翹楚視頻中記錄的“維保,問一下”似曾相似?
小紅薯上有頭鐵的博主說,王翹楚同學發布的IPO會議筆記涉嫌CWZJ。我認為事實不足,有點危言聳聽。
我是不認同的這個粗暴而無根據的猜想的,相信業內人也如此。
但Wind數據顯示:
2024年1月1日至7月26日,中信建投證券IPO保薦97家公司,其中撤回40家,撤否率達41.24%。
這說明,投行在保薦上市過程中打擦邊球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還很大。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金融?
在王翹楚視頻中流出的三個IPO項目中,望圓科技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募資總金額為10億元,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泳池清潔機器人擴產項目等。
海柔創新的企業注冊地在深圳市,公司專注于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研發設計。目前已實現機器人本體、底層定位算法、控制系統、機器人調度、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等核心元素的自主研發。
國能信控的名聲更大,于2022年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是國內風電變槳控制系統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企業,也是最早從事發電行業信息化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
平心而論,這三個公司的科創屬性與成長性,應該是當前市場中的佼佼者。如果連它們都需要“做IPO”,那只能說明:
近些年來在A股上市的公司,質地的偏差很大。
這是什么意思呢?
我們知道,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市場內,短時期中企業的分布符合某種統計規律,優秀的公司與劣質的公司較少(劣質公司被市場淘汰),中庸的企業居于多數。
所以在窗口期內,符合上市條件的優質標的是有限的,這些所謂的核心資產項目,需要不斷培植,不斷被發現。
而在2018年以來的這波A股上市大潮中,每年新增上市企業的家數是過去的3-4倍,甚至比美股上市企業還多。
按照正常邏輯,我們很難想象出,過去幾年里,市場基本面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技術革命沒有出現飛躍(AI是個特例,但它也是2023年才出現突破的),符合上市要求的優質公司產生基因突變,一下子就如雨后春筍般多了起來…
因此負責IPO項目的投行人士也很難,做保薦時的壓力很大。
2023年,中信建投保薦收入24.46億元,排名全行業第二。但在金融“新常態”下,這家知名投行也面臨著一些難題。
2024年1月1日至7月24日,中信建投證券年內終止的項目不少于:
22家。
而新浪財經更是統計出:
過去五年中,中信建投超七成保薦項目成了業績變臉的“重災區”。今年一季度,中信建投業績“腰斬”,作為其“壓艙石”的投行業務下滑最快。此外,中信建投還頻頻因違規收到監管罰單。 其中,2022年中信建投保薦了41家公司上市,平均保薦承銷費率在五年內最低,其中有26家公司(占比63%)在上市當年業績便出現下滑,變臉率最高。
有業內人士分析,中信建投的IPO部門壓力很大,其廣泛采用的低價承攬策略,或已開始“反噬”公司的業績與評價。
2022年,中證協對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由A級降為B級,是唯一一家被降為B級的頭部券商。
2023年,中信建投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維持在B級。
此次王翹楚實習事件,對于投行圈觸動很大,對當事券商也是一個涅槃的機會。
一方面,該投行董事長震怒之下,主動去找監管層大佬解釋,體現了刀刃向內、絕不姑息的主觀能動性——我們也希望這家頭部券商痛定思痛,在業務規模、業務質量上重回頂尖。
但另一方面,王翹楚同學被終止研學,但真正倒霉的是做事的金融民工。
例如被泄密的三個項目組成員有苦難言,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例如這次視頻中出現的材料,是該公司正式員工以學習資料的名義發放給當事人,并未告知其保密性質,因而被認定為重大合規事故,這位帶教老師已被辭職。
再例如金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壓力很大,他們被要求嚴查員工通過社交媒體(例如小紅書)發布與工作內容相關的內容。正如某券商資深人士對記者所言:
券商現在已經處于風口浪尖,為了防止不必要的輿情發生,如果應聘實習生社交賬號內容非?;钴S、隨意,后續發生輿情的概率會相對較高。有鑒于此,這一類的實習生,我們一般不會錄用。
這種“偷偷地進村,打槍的不要”的聯合行動,頗有一種深夜偷地雷的另類美。
(林登萬同學的吐槽,引發了金融民工的廣泛共情)
有趣的是,我們看到中信建投證券在通報中進一步表示:
公司將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嚴肅紀律要求。
漢語言文學的博大精深,就體現在成語運用上。例如這個“舉一反三”,用得就很貼切,很雋永,頗有“欲說還休”的韻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