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說朝鮮組合的幾種可能性,今天就塌縮到了之前覺得可能性比較小的那一半:李正植金琴英組合,4比2戰勝了黃鎮廷杜凱琹,以最后一名種子的身份,挺進決賽。
自己這邊的號,簡單掰扯一下這場球:
總得分朝鮮66香港61,發球得分都是30,發球丟分是31對36,顯示主要的問題在接發球這邊。
觀感上說,黃鎮廷最后部分正手還是有一些問題,混合雙打對男選手移動能力的要求還是很高。另一個很棘手的困難是全場比賽香港組合都對金琴英的反手沒有太好的辦法,即便弧線很高要么發力失誤要么造弧線出臺。這種情況導致香港組合只要去到金琴英反手幾乎必然被反擊或者失誤,很大限制了他們的選擇。
朝鮮組合依然是意志品質,正手攻擊力和移動能力到位;但打到現在,他們的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這對組合的正手攻擊能力和攻防轉換能力都很強,但反手這邊的可以說存在漏洞。
金琴英的反手磕球其實質量并不太高,經常弧線很高,主要的作用是降低節奏;
李正植的反手這邊絕對能力并不那么強,更多冷板給落點。短球這塊接發球的反手擰拉搏殺成分很高,其他手段并不豐富。
第五第六局焦灼的時候,李正植心態有變化,反倒是金琴英發揮比較平穩。
另外一邊王楚欽孫穎莎激戰林仲勛申裕斌,最后四比二晉級決賽。
這場球前半段基本上是之前的戰術,孫穎莎主要補板相持,威脅主要靠王楚欽打出來。一個有意思的情況是第三局雙方九平,申裕斌的空下旋王楚欽連續兩個擰拉都失誤,丟掉第三局。根據后邊的情況看,能擰出質量的話,即便是斜線也完全可以接上。
這之后的一個主要變化是孫穎莎的接發球,她開始頻繁的使用一些攻擊性接發球,比如推、撇到直線,而不是純粹的擺短控制為主。這個變化給了中國隊形成相持的機會,也更大的發揮了孫穎莎自己的中臺能力。
數據統計上說發球中國隊32比27,發球失分23對27,都是優勢。這場球前半段其實韓國隊已經超水平發揮,統計上的差距主要來自后半段。
比賽打到現在,孫穎莎這邊的絕對優勢其實發揮的不多,更多是按部就班的按照男子選手沖擊,女子選手穩健的風格發揮。其實無論是孫穎莎的接發球,相持甚至轉攻的能力,或者第三板直接強攻,都是很有優勢的環節。
決賽而論,我還是認為中國組合上風。
打到現在,朝鮮組合的神秘已經消耗殆盡,中國隊之前就對各種打法有所準備,而且技術上說,朝鮮組合的長膠變化對于香港組合或許有威脅,但是經常出現的半高很難想象對王楚欽孫穎莎這個年紀的腿腳還能發揮效果。
最主要的,王楚欽孫穎莎已經連續經歷了臺北韓國兩次挑戰,對比賽的難度,對手的強度都有實際的認識,一場一場的競技水平逐漸提升,對于決賽來說,很難有更好的前奏了。
其他比賽:
格拉斯門科4-3淘汰邱黨;菲力克斯勒布倫4-2淘汰瑞典的卡爾伯格。
除了不定期推送獨家原創文章,我們還不定期奉送獨家比賽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在公眾號下回復關鍵字“八卦”可獲得一條獨家八卦信息!(多發送幾次關鍵字“八卦”有時候會有多條八卦可看呢!)
八卦和比賽信息從不群發,從不預告,隨時可能有新內容,舊內容不會滾動推送,只有發送關鍵字的朋友才會看到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