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橋是毛主席的衛(wèi)士長,陪伴毛主席從槍林彈雨中一路走來。1962年,李銀橋按照中央安排,要從中南海調(diào)到天津工作。離別前,毛主席特意囑咐李銀橋攜家人一起到他住處那告?zhèn)€別。
過去15年形影不離的衛(wèi)士長就要離開了,毛主席心中感慨,和李銀橋一家人合了影,還特意給李銀橋贈了一件禮物。然而沒過多久,這件禮物就被省委書記借走了,最后成了李銀橋的心頭病。因為,這一借就是永別,李銀橋之后是再沒見過了。
衛(wèi)士長李銀橋
1938年6月,11歲的李銀橋扛槍入伍了。到1947年時,20歲的李銀橋已經(jīng)是有9年軍齡的老紅軍了。8月時,李銀橋接到了一封調(diào)令,組織把他從延安中央辦公廳調(diào)到了毛主席身邊,給毛主席當衛(wèi)士。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兒,可他一干就干了15年。這15年間,李銀橋與毛主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也逐漸升到了衛(wèi)士長的位置。1962年,李銀橋根據(jù)毛主席的安排即將離開中南海,去往天津工作。
陪伴了自己15年的同志就要離開,毛主席心里滿是不舍。于是在4月21日,分別前夕,毛主席特意囑咐李銀橋,要他攜家人一起到中南海游泳池自己的辦公室聚一聚。合影留念之后,毛主席拿出了一幅字,他說:“近來沒作新詩,抄了一首舊體詩送給你吧。”
這首舊體詩是毛主席寫的《七律·長征》。這幅字用的是行草,一氣呵成、大氣磅礴,里面滿是對李銀橋未來的期許。李銀橋收了字,毛主席又拿出了另一份禮物。
毛主席拉著李銀橋的手,說:“你跟我這么多年,人也長大了。……你是個好同志,可是,老在我這里影響你的前途。我死了,你怎么辦?……到地方上去后,你們常來看看我,到北京來看我。”李銀橋聽完毛主席一番話,眼里已蓄起了淚。而之后毛主席更是像送小輩遠行的家長一樣,拿出了一個厚信封——這是毛主席為李銀橋準備的800元安家費。
李銀橋到了地方上,兢兢業(yè)業(yè)的同時也沒忘記毛主席。1964年初,李銀橋特意帶家人到北京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得知他們家鄉(xiāng)被淹,又拿出了自己的一千元稿費資助他們。分別時,毛主席又囑咐李銀橋,往后回家了多了解下邊的情況,給他寫報告。李銀橋知道這是主席心系百姓,斷沒有推辭的理,過后的每一年都會把自己的見聞寫成一份報告遞交給毛主席。
被借走的禮物
但令人無奈的是,沒過幾年,一場特別的風(fēng)云席卷了中華大地,李銀橋和毛主席的聯(lián)系也斷了。而最令李銀橋遺憾的是,在這一場風(fēng)波中,毛主席送他的離別禮也不見了。
李銀橋到天津工作后,與河北省委書記林鐵逐漸熟悉起來,成了好友。有一次,林鐵的夫人弓彤軒來家中做客。席間,弓彤軒問李銀橋,離開北京時,主席有沒有送他什么文字紀念?
李銀橋十分老實,實話實說,告訴弓彤軒主席送了他一幅《七律·長征》的手書。弓彤軒聽了立馬拿出了精神,問李銀橋愿不愿意借她一段時間,她要拿回去將毛主席的手書見報,好讓更多人欣賞毛主席的書法。
李銀橋一方面礙于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毛主席的真跡能被更多人看見,同意了弓彤軒的請求。然而李銀橋沒想到,這一借便是永別。后來弓彤軒確實有送還過一幅手書,但這份手書被掉了包,從原件變成了復(fù)印件。
李銀橋心里不舒服,可礙于朋友間的情分,催討、索要手跡原件的手段還是克制的。沒想到,李銀橋的克制成了林鐵一家放肆的底氣。多次索要無果后,李銀橋決心不顧一切,一定要拿回毛主席所贈的手書。
然而,還沒等李銀橋行動,一場特別的風(fēng)波席卷了中華大地,李銀橋被江青一派秘密關(guān)押,林鐵一家被“抄家”。好不容易風(fēng)波過去,再要從被“抄”過的林鐵一家那找回一幅字就難了。李銀橋沒有放棄,但多方奔走仍是無果。
1997年,李銀橋找到了組織,希望組織能幫忙找回。只是組織上雖然出了很多力,但因為時間已久,許多線索都斷了,還是沒能將毛主席《七律·長征》的真跡找回。
不過,萬幸的是,當時弓彤軒說要將毛主席的手書發(fā)表到報紙上倒也不是借口,所以某種意義上,毛主席的真跡還是流傳下來了。
參考文獻:
[1]程亞男.學(xué)習(xí)毛澤東同志的刻苦讀書精神——與毛主席衛(wèi)士長李銀橋同志一席談[J].圖書館,1992(04):18-19.
[2]毛澤東《長征》詩稿失蹤 衛(wèi)士長苦尋無果欲訴法庭[J].東方收藏,2011(05):122-123.
[3]《七律·長征》的來龍去脈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2017.11.21.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