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業評論(NEBR),致力于打造新能源產業創變時代最有質感的商業評論內容,凝聚核心產業從業力量。財報欄目,關注行業重點公司財報,結合企業最新動態拆解產業方向,形成系統解讀。
【摘要】寧德時代上半年增利不增收,營業收入1667.67億元,同比下降11.88%,歸母扣非凈利潤200.54億元,同比增長14.25%。
其中,原材料價格下降,促生產品價格下降,盡管寧德上半年出貨量同比增幅達29.56%,依然面臨營收下降的處境。
另一邊,寧王將成本控制的手伸向上游供應鏈,保持自供比例提升的同時,依賴議價權從更艱難的原材料廠商手中擠出利潤。
國內競爭已達白熱化階段,海外是寧德瞄準的新增量,但今年上半年海外營收下降150億元,占比下降5%。
電池和原材料廠商面臨壓力,勢必催生出更多低價優質的產品選擇,電車和儲能廠商也許迎來了更多機遇,迭代趨勢將持續加速。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不建群),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
以下為正文:
整個行業面臨寒冬的上半年,寧王依舊默默賺了200億。
7月26日,寧德時代發布2024半年報。根據年報數據,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67.67億元,同比下降11.88%,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200.54億元,同比增長14.25%,增利不增收。
盡管動力電池和儲能市場都面臨廣闊的增長空間,但當下的競爭態勢演進劇烈,技術革新速度減慢,頭部如寧王,也不得不面臨超10%的營收跌幅。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其依舊穩健的盈利能力。
對寧王來說,下行的行業周期沒有那么緊急,但也并非不存在焦慮。
01增利不增收,寧王陷入價格戰
從2023年底開始,寧德時代的營收同步增速便開始落入負區間。2023Q4、2024Q1、2024Q2的營收增速分別同比下滑10.16%、10.41%、13.18%,這與此前的表現有較大差異。
制圖: 芯流智庫 數據來源: 寧德時代財報
拆分來看,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系統和電池礦產資源兩條業務線營收增長為負,儲能電池系統依舊保持3%的正增長。
圖源: 寧德時代2024半年報
尤其是動力電池這一核心業務,今年上半年營收跌幅達到19.2%。
但實際上,根據蓋世汽車社區的測算,新能源乘用車上半年銷量470萬輛,同比增長達到31.6%,實際呈現快速滲透的態勢,也就是說,市場還在快速增長,但是寧德時代的營收卻大幅下降。
對此,寧德時代在今年4月財報電話會上的解釋或許能說明一部分原因:“受到原材料成本下降,電池成本相應下行的影響,同時受季度性影響,公司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
基于以上背景和二三線廠商瘋狂以價換量搶占市場,價格戰在動力電池領域尤為激烈。再加上車市逐漸向中低價位段滲透,動力電池作為成本最高的零部件,相應將承擔更多的降本壓力。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約為159GWh,較去年的112GWh增幅達29.56%。在出貨量增長的情況下依然面臨營收超10%的降幅,可見業內價格戰之激烈。
好消息是寧德時代的毛利率一直穩中有進,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系統毛利率26.9%,儲能電池系統毛利率28.87%,比同行大幅領先。
制圖:芯流智庫 數據來源:寧德時代財報
因此,盡管碳酸鋰等資源及原材料價格下降,聯動影響公司產品單位銷售價格下降,但寧德降本的速度更快,因此毛利率也隨之提升。
根據半年報數據,其動力電池系統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比減少25.84%,儲能電池系統營業成本同比減少6.89%,電池礦產資源營業成本同比減少3.53%。
從這個角度看,寧王實際是鋰電產業鏈成本下降的受益者。
02成本控制是摳出利潤的核心
除了輻射整個行業的產業鏈降本,能夠從夾縫中擠出利潤的寧王,實際還有一套精細的成本控制體系。
早在前幾年,寧德時代就已經在上游礦產端動刀,不斷收購、參股相關的礦產資源。截至目前,其已延伸至鋰礦、磷酸鐵鋰、鋰電池生產設備、鎳礦資源、汽車芯片等多個新能源汽車核心產業鏈。
根據中信建投分析預測,預計寧德時代2024年碳酸鋰、正極、負極的權益自供比例約為17%、12%、5%。
這能從側面解釋為何行業寒冬之下,寧德時代今年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為44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0.6%。
事實上,行業周期性下行,對上游供應商的影響相對更大。根據業績預告,行業頭部玩家天齊鋰業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虧48.8億元-55.3億元,贛鋒鋰業預虧7.6億元-12.5億元,去年同一時間,兩家企業還都處于盈利狀態。
而寧德時代則是兩家的優質大客戶,可見其議價權較強,如此一來,更有機會逼著上游的原材料廠商先讓利。
同時,寧德時代的費用支出項減少明顯。
研發費用從去年同期的98.5億下降至85.9億,研發人員由去年末的20604人減少至19758人。職工薪酬、材料費、折舊及攤銷費、開發設計費等細分項都較去年同期有明顯下降。
圖源: 寧德時代2024半年報
03下游壓力猛增,寧王看向海外
同樣的壓力也同樣由下游客戶傳導過來,核心在于產能的供需關系開始變化。
根據2024半年報,寧德時代上半年產能為323 GWh,產量為211GWh,在建產能為153GWh。產能利用率由2023年的70.5%下滑至65.3%,2022年上半年,這一數字是81.25%。不過,寧德時代表示公司下半年排產和訂單飽滿,產能利用率預計會進一步提升。
圖源:寧德時代2024半年報
二三線廠商的產能利用率可想而知,車廠將面臨更多選擇。這一背景下,各家廠商降價搶市場必定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趨勢,由不得寧德時代不接招。
一個新的增長計劃被排上了更高的優先級:出海。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在建153GWh產能中,將近一半在歐洲國家匈牙利。目前,寧德時代公開披露的海外工廠共有6座,包括北美地區與福特、特斯拉合建的兩座工廠,亞太地區的印尼和泰國工廠,以及歐洲地區的德國、匈牙利工廠。
根據目前的產能規劃,至2025年底寧德時代總產能將超過700GWh,主要因四川時代、中州時代、匈牙利時代等基地建設所致。
轟轟烈烈的出海運動下,寧德時代今年的海外收入還下降了。海外營收505.29億元,同比減少150億元,收入占比從去年上半年的35%下滑至30%。
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是最大問題。如果一切照舊,這的確是個好市場。但海外除了付款條件和需求市場相對國內較優,其它包括供應鏈成熟度、勞工市場、環保責任壓力等都需要列入考慮。
出海的未來趨勢實際是構建一個寧德時代“海外本土版”,這耗費的成本是巨大的。出海對于寧德時代來說是一條可以不走,但走了就難以回頭的單行道。
基于此,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今年5月發布2024年總裁辦1號文件給公司提升信心:“國內市場越來越卷,寧德時代的海外市場份額去年追平了LG,仍有較多空間;2024年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但新能源大勢是國際共識,暫時的不確定性反而給有能力的人更多機會。”
04尾聲
電池和原材料廠商都在面臨壓力,電車和儲能廠商也許迎來了更多機遇。
各家都在忙于內卷,勢必催生出更多低價優質的產品選擇,頭部如寧德,今年年初也推出了0.4元/Wh的2.2C磷酸鐵鋰電芯加入價格戰。
尤其是新能源車廠,本就面臨同行的激烈競爭,借助這一降本機遇,中低價位段電車的迭代速度將更加迅猛,以寧德為代表的一眾廠商出海,也同樣有助于車廠后續的出海打算。
供應鏈的卷在逐層傳播,階段性利好。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不建群),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
- NEBR -
喜歡就獎勵一個“”和“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