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二姐,你的追劇寫作成長搭子。
有人說,很久沒見過像寧王這樣,既稱職又努力的反派了。
他幾乎沒有弱點可以被別人拿捏,一心謀求皇位。
可他最終還是失敗了,為什么呢?
不是因為圣人跟蔣長揚太強,而是因為他聰明反被聰明誤;
貪了不該貪的,用了不該用的,聽了不該聽的,注定失敗。
PART 01
貪了不該貪的,注定失敗!
大結局里,寧王鐵鏈加身,被終身幽禁。
昏暗的燈光下,他披頭散發,嘴里念叨著:名正言順,應受天命。
聽到這句話,才發現寧王是注定要失敗的。
他一直覺得,自己比圣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坐上那個位子。
可是,這個位子在天下人眼里,是屬于圣人的。
他若是直接搶過來,必然會被天下人不恥。
所以,他一邊把持著朝政,一邊又要假裝替圣人分憂。
他想通過暗地里拉攏各方勢力的方式,最后營造出他是被眾人推舉上去的假象。
皇位他想要,名聲他也想要。
可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兒?
人這一輩子,最忌諱既要又要。
想要得多了,只會徒增苦惱。
PART 02
用了不該用的,定遭反噬!
在看燒尾宴的大反轉時,我就覺得寧王其實真的很牛。
那么短的時間,他就能夠策劃那么多事兒,而且還策劃得那么精密,騙過了所有人。
可是在后面跟河東軍的對戰里,他卻以絕對的實力,敗給了人數懸殊的河東軍。
他失勢,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用了不該用的人,比如劉暢。
劉暢背叛他時曾說:
“我不過是善于審時度勢罷了;
從前忠,是順大勢;
如今反,亦是順大勢;
小婿的行事作風,從未改變。”
劉暢說得一點也不假,他從未改變,只是寧王自認為他拿捏了劉暢的軟肋,就能一輩子拿捏他。
其實不止劉暢,寧王收攬的所有人,都是用利用軟肋的方式收服的。
以這種方式收服的人,注定不是對他全然真心。
既然如此,只要他大勢已去,曾經那些被他收攬的人就必然會倒戈。
總想著利用別人,是不可能換來真正的忠誠的。
寧王自以為他拿捏了所有人,卻聰明反被聰明誤,遭到反噬也不奇怪。
PART 03
聽了不該聽的,剛愎自用!
寧王把持朝政時,幾乎所有人都喊他大王。
雖然他本來就是一個王爺,但是“大王”這個稱呼,卻像是在喊圣人一樣。
聽著一聲聲的“大王”,寧王早就在心里默認自己就是那個高高在上之人了。
臣子跟他之間的心照不宣,助長了他的自信,自然覺得皇位更加勢在必得。
另外,他所招攬的朝臣,在跟他對話的時候,幾乎都是討好的。
無論寧王做的決定是不是對的,底下那些人都附和,說大王英明。
越是這樣,寧王越會剛愎自用。
在《菜根譚》里有一句話:
“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此生埋在鴆毒中矣?!?br/>
意思是說,如果聽到的句句都是順耳的話,遇到的事兒也件件都順心,那么這一生就如同浸泡在毒藥里一樣。
寧王聽到的都是好話,漸漸地就會覺得自己特別牛。
行事也因此變得越來越高調,得意忘形。
而一個人太得意的時候,就會更容易犯錯,也更容易遭人討厭。
這也是他最后失勢之后,無一人出來幫他說話的原因之一。
寧王的失敗,大多數都來自于他自身。
他自以為看透人性,拿捏人心,卻步步踩中人性的紅線。
他的結局告訴我們,一個人若發心不正,那么無論他的能力有多強,都終將會是徒勞一場。
大家覺得對嗎?
我是二姐,用讀寫重啟人生,找尋人生的多一種可能。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點贊轉發,或者留言和我一起交流討論~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分享,如侵權煩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